来自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生物群中特定菌群水平的增加表明机体结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致病性T细胞驱动的多因素慢性肠道炎症,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当前的抗炎机制具有耐药性。结肠炎致病性和耐药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结肠直肠癌(CRC)是全球男性中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女性中第二常见癌症。一半以上的CRC发生在较发达的地区,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然而...
长非编码RNA(LncRNA)控制细胞增殖,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N6-甲基腺苷(M6A)修饰现在被认为是RNA功能的主要驱动力,...
近期R.Cohen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目的是评估在III期淋巴结阳性结肠癌患者中TD(结肠旁肿瘤沉积物)的存在和数量对预后的价值。
克罗恩病 (CD) 患者发生急性的严重下消化道出血 (LGIB) 并不常见,然而,它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且它的复发很常见。
在一项大型国际合作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胰腺癌的多个方面之后,确定了有希望的胰腺癌治疗和早期诊断的新靶标。他们的研究结...
胃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排名第三,患者通常只有不到40%的五年生存率。其中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EBV)相关。相比于EBV阴性胃癌,EBV阳性胃癌(EBV as...
晚期结直肠癌 (CRC) 患者预后较差。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评估免疫疗法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组合。在这项研究中,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 (REG) 与抗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瑞丽珠可显著改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能产生致CRC毒素的clb +大肠杆菌或早在新生儿早期阶段就通过母婴密切接触从母亲传播到新生儿,因此如果能减少大肠杆菌从成人传播到婴儿,或许就能降低CRC在人群...
研究人员鉴定出SAA-视黄醇复合物的一个受体,它介导视黄醇摄取到肠道髓样细胞。此外,他们还确定了这种视黄醇摄取机制是如何影响维生素A依赖性免疫的。
目前,全世界每352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克罗恩病 (CD),CD是一类以复发和缓解反复交替的透壁肠道炎症。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