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8岁,2009年4月19日突然出现乱语、四肢抽搐、口角抽动伴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予抗癫痫、脱水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转入我院进一步诊疗。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2009年4月19日突然出现乱语、四肢抽搐、口角抽动伴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予抗癫痫、脱水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转入我院进一步诊疗。
入院查体:血压151/98 mmHg,心率8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8 ℃,体能状态评分70分。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4×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生化及肝功能指标未见异常;脑脊液呈无色透明、无薄膜状,蛋白0.57 g/L,氯135 mmol/L,糖4.64 mmol/L,细菌、真菌及厌氧菌培养均阴性。
头部磁共振成像示,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脑脓肿合并周围脑组织水肿。初步诊断:脑脓肿;继发性癫痫。
治疗经过
首次用药
因有手术指征,于是在5月12日医师为患者进行了左侧颞部占位性病变切除手术。术后第1天依次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青霉素钠320万U(皮肤试验阴性)。
药物滴注完毕后约5分钟,患者出现躁动、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痰鸣音,呼吸频率30~40次/分,心率178次/分,血压80~88/48~60 mmHg,血氧饱和度0.60。医师立即给予口咽通气管,吸痰,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滴注多巴胺100 mg、间羟胺40 mg、甲泼尼龙0.5 g,静脉推注去乙酰毛花苷0.2 mg、地塞米松4 mg。 2小时后患者心率降至110次/分,呼吸频率降至19次/分,血压升至125~135/70~90 mmHg,血氧饱和度升至1.00,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第二次用药
医师怀疑患者休克与青霉素有关,次日停用青霉素,继续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 mg。
药物滴注10分钟后,患者再次出现躁动、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至160~178次/分,血氧饱和度降至0.85,血压降至77/45 mmHg。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升压、降低心率、抗过敏、抗炎等对症治疗。40分钟后 ,患者心率降至110次/分,呼吸频率为18次/分, 血压升至110~145/60~90 mmHg, 血氧饱和度0.98,生命体征平稳。
讨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是神经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再生起重要作用。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通过抗氧自由基及连接钙调蛋白和抑制NO合酶从而减少NO的合成,调节缺血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临床用于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病等的治疗。文献已有该药致过敏反应和该药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的报道。
本例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左侧颞部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第1天首次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青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从用药时间考虑,曾怀疑为青霉素所致,但术后第2天停用青霉素、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过程中再次出现过敏性休克,遂确定致敏原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导致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物质可能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也可能是该注射液中所含的高分子蛋白杂质、辅料或残留的有机溶剂。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系从猪脑中提取,生产工艺复杂,需经提取、水解、层析、分离、洗脱、沉淀等程序。上述过程可能会残留其他神经节苷脂类化合物或有机溶剂等杂质。这些杂质有可能作为抗原参与体内变态反应,导致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患者本身的敏感体质及危重的病情也增大了用药风险。由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适用对象多为缺血、缺氧、脑损伤等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其不良反应不容易被发现或易被病情掩盖,因此,首次使用该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