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常用的传统抗栓药物包括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如华法林)、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近年来,此领域“新秀频现”,新药上市前研究表明其较传统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佳,但临床应用的形势又如何呢?
观点荟萃

从实例看抗血小板新药的“雷区”
临床常用的传统抗栓药物包括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如华法林)、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近年来,此领域“新秀频现”,新药上市前研究表明其较传统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佳,但临床应用的形势又如何呢?[详细]

新型抗凝药物能全面代替华法林吗?
华法林从1954年上市至今,在临床使用已有61年,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信任,但其存在起效延缓、失效时间长,个体对华法林的治疗反应与基因背景有关,安全窗窄、需要频繁的国际标准比值(INR)监测及剂量调节,与多种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易受饮食影响,严重不良反应可致大出血等局限。[详细]
评论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