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以来,欧洲7国及ESH陆续出台立场声明,总结现有经验,指明研究方向,规范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健康开展。我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也就RDN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做了初步尝试与研究。6月19日,《中国医学论坛报》邀请高血压、心脏介入、肾病领域多位权威专家,就“RDN在中国的知与行”展开研讨。适应证是讨论焦点之一,专家认为,只有经有资质专科医生判定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才可考虑作为RDN适用人群,并强调须认真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影响降压药疗效的因素。HTN-3研究(计划纳入530例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接受假手术)目前正在进行。谈到RDN,Mancia教授首先对其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广阔前景予以肯定。关于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 Zanchetti教授指出,不仅是因为有相当多患者血压很难降至靶目标,而且还涉及病理生理机制。但三位教授一致认为,RDN目前仍需更多研究证据支持。至于具体需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三位教授发表了各自观点。Mancia教授认为以下数据是必需的。首先,鉴于会对肾动脉造成一定损伤,须获得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其次,目前关于去神经降低动态血压有效性的证据有限,仍需更多相关数据。再次,应阐明去神经后为什么患者需服用的药物仍与之前类似。最后,近期研究显示多药治疗可能标志着心血管风险不可逆,那么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是否可减少心血管事件,血压须降至多少才会减少,均须证实,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Zanchetti教授提到,虽然Symplicity-1和Symplicity-2研究提供了支持性数据,但仍需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以明确入选患者确实为难治性高血压,并在降压效果中排除“白大衣”因素干扰。究结果能回答目前的一些质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