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办,中 国 临 床 肿 瘤 学 会(CSCO)协 办 的 2012 年 北 京 国 际黑色素瘤会议(2012 Beijing international Melano⁃ ma Congress)是国内黑色素瘤的首次国际盛会,本 次会议本着务实、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规
——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郭军教授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彭群惠
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办,中 国 临 床 肿 瘤 学 会(CSCO)协 办 的 2012 年 北 京 国 际黑色素瘤会议(2012 Beijing international Melano⁃ ma Congress)是国内黑色素瘤的首次国际盛会,本 次会议本着务实、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规范化诊治 水 平 的 原 则 ,邀 请 了 国 外 15 名 享 誉 盛 名 的 黑 色 素 瘤诊治领域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交流。大会 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于会前接受了本 报记者的采访。
郭军教授
《论坛报》:本次国际研讨会云集了目前黑 色素瘤领域全球知名的学者,请您介绍一下召 开这次会议的初衷和目的?
郭教授:目前恶性黑色素瘤是全球性疾病,发病率 逐年增加,每年有十余万新诊断病例,虽然早期患者治疗 效果较好,但极易出现复发与转移,一旦患者出现远处转 移,进展迅速,预后极差。长期以来,进展期黑色素瘤的 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无法攻克的堡垒,传统的化疗或放 疗几乎无能为力,但近几年来,黑色素瘤的基础研究及临 床研究的突飞猛进,尤其是 2011 年以来,美国食品与药物 监督管理局(FDA)相继批准了两项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 治疗新药,还有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其他新的治疗方向与 治疗药物,其有效率与生存期都较前显著改善,使得晚期 黑色素瘤的治疗出现了最快速、最辉煌的革命性变化,且 其治疗理念与手段正引领着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国内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发病人群逐 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医生会接触到黑色素瘤患者,但目 前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与了解仍比较欠缺,治疗存在 不规范,诊治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国际黑色素瘤 治疗的发展迅猛。正因如此,我们在 CSCO 的大力推动 下,举办了 2012 北京黑色素瘤国际研讨会,希望此次会议能够让国内肿瘤界了解黑色素瘤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黑色素瘤诊疗的规范化,提高国内黑色素瘤的诊治水 平,造福于中国的黑色素瘤患者。并且以此为契机,促 进黑色素瘤国内外专家的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为 国际黑色素瘤事业做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
《论坛报》:本次会议的议题设置涉及流行 病学、病理学、外科、内科、免疫等各方面,在会 议内容安排上您觉得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郭教授:本次黑色素瘤国际研讨会的议题涉及了流 行病学、病理、外科、内科以及免疫治疗等多个方面,范 围之广,议题之多,有助于全面了解黑色素瘤,提升对该 肿瘤的认识,并且近年来这些领域都有许多最新进展, 正是多领域的发展,才有了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与提 高,了解这些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就能更好地理解黑色 素瘤的现状与发展,提升疾病的诊治水平。
如此众多的议题,内容丰富,尤其受邀的外籍讲者 均为他所演讲领域的顶级专家,国内同道不出国门,就 可以领略大师的风采,了解最新前沿,是难得的一次学 术盛宴。本次大会除了大师云集之外,可以说处处是亮 点,每位专家的主题都涉及到了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尤 其是近年来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与进展,如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应该说是本次大会最值得关注的议题,主要包括了 BRAF 以及 C-Kit 作为靶点的个体 化靶向治疗及联合靶向治疗,还有 PD-1 抗体与 CTLA-4 单抗为主的黑色素瘤免疫治疗,这既是黑色素瘤治疗的 突破,也是肿瘤内科治疗发展的突破,开创了个体化靶 向治疗的新理念,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里程碑。同时 目前黑色素瘤新的治疗发展趋势,如最新靶向药物 MEK 抑制剂的治疗进展,以及靶向药物间的联合、靶向药物 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也在本次大会上得到体现,可以说 本次大会浓缩了恶性黑色素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坛报》:在会议最后部分议题中,由中国 学者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经验,您觉得目前我们 在 黑 色 素 瘤 诊 疗 方 面 与 欧 美 国 家 存 在 哪 些 差 距?如何推动我国黑色素瘤领域的进展?
郭教授:虽然国内黑色素瘤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主要表现在对 C-Kit 突变黑色素瘤的个体化靶向治疗研 究,这是国际上同类研究中最大宗的研究,明确了该靶 向治疗的价值与意义;另外由国内多家中心合作,开展 了达卡巴嗪联合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多 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但总体来说,我国黑色素瘤的 基础与临床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基础研 究开展不足,发病机制认识不够,临床诊疗欠规范,包括 病理诊断信息单一、辅助治疗不规范以及晚期患者治疗 的混乱,这些均需要我们改进与推动。同时在黑色素瘤 的临床治疗上,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一些国际临床试验无 法在中国开展,使得我们很难及时参与国际多中心大规 模临床试验,从而失去很多发展机会。
尽管我国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相应研究存在许多不 足,但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一些优势,使得我们可以为国 际黑色素瘤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就黑色素瘤类 型而言,相对欧美国家,亚洲黑色素瘤最常见的亚型为肢 端和黏膜黑色素瘤。因而,我们有可能对这两种亚型进 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报告,这两种类型黑色素瘤 中 C-Kit 基因变异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约 19%,而高加 索人的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 C-Kit 变异率只有 1.5%。而对于黏膜黑色素瘤,就有更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了。
因此,国内黑色素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开展应着眼于国人的特点,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研究模式,又要结 合自身患者的特点;其次,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找到 适合我国黑色素瘤界发展的道路;再次、应注重临床研 究的多中心协作,如近年开展的达卡巴嗪联合血管内皮 抑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正是由于多中心协 作,几乎所有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医院都参与其 中,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国内肿瘤界自主开展的少有的 双盲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获得本年度 CSCO 杰出成就 奖。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为中国黑色素瘤事业发展 做出成绩,同时也为国际黑色素瘤事业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论坛报》:目前黑色素瘤诊疗领域突出的 问题是什么?未来治疗的方向是什么?
郭 教 授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治 疗 近 年 来 取 得 了 不 少 进 展,尤其是一些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个体化靶向 治疗,可能获得过去难以想象的疗效。但面临的问题同 样也待进一步解决,如个体化靶向治疗,从最初非常有 效到最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还有那些无基因突变的 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治疗;还有一些特殊部位黑色素瘤 转移的治疗,依然是黑色素瘤诊疗中突出的难题,如黑 色素瘤脑转移及肝转移的治疗等。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新药研究 及新的治疗模式出现。如采用靶向药物联合,或靶向治 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等,是否能克服耐药,进一步提高疗 效,延长患者总生存均需要进一步研究。
BRAF 抑制剂与 MEK 抑制剂联合应用于 BRAFV600E 突变型晚期黑色素瘤的开放标签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已 于今年 9 月 29 日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 J Med),证 实 了 BRAF 抑 制 剂 与 MEK 抑 制 剂 的 联 合,较单药 BRAF 抑制剂疗效更好,可以延长患者的无 进展生存时间,且最为有趣的是,原来 BRAF 抑制剂单 药主要的副作用——皮肤鳞癌的发生率因联合用药后 明显下降。另外,有关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 用,初步的试验数据显示两者联合后疗效更佳,结果值得期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