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气囊辅助内镜在OGIB诊疗中的优势

作者: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全军小肠疾病内镜诊疗中心 毛高平 张亚飞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07-10
导读

         90%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可通过常规消化内镜(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但是仍有5%~10%的消化道出血经上述检查不能明确病因,临床上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隐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其中约75%发生于常规胃肠镜检查无法到达的小肠部分。

关键字:  气囊辅助内镜 | OGIB |  |  

        90%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可通过常规消化内镜(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但是仍有5%~10%的消化道出血经上述检查不能明确病因,临床上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隐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其中约75%发生于常规胃肠镜检查无法到达的小肠部分。

        OGIB检测手段以往针对OGIB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小肠X线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核素扫描、胶囊内镜及手术探查等。

        小肠X线钡灌造影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研究显示其诊断率仅5.6%~21%,且活动性出血后不宜过早进行钡剂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对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诊断率可达89%,但出血速度至少要达到0.5~1.0ml/min(750-1500ml/d)才能显示出血部位,且对黏膜和炎症性病变无诊断价值。

        核素扫描对急性活动性出血的诊断可达76%,可检测0.05~0.12ml/min出血病灶,但对间歇性出血极易漏诊,且对微量出血的早期诊断往往很困难。

        胶囊内镜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已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阳性检出率不稳定,且其仅能作为单纯的诊断工具。

        另外,OGIB还可通过手术探查,并行术中内镜(IOE)检查,IOE有入路多、操作方便、盲区少,光线能透过肠壁发现肠壁病变等优势,对于黏膜出血,尤其是血管病变出血的发现更有价值,但手术探查对机体的损伤及高风险不可避免。

        气囊辅助内镜(BAE)在OGIB的应用2003年,双气囊小肠镜(DBE)系统的问世使小肠疾病的诊治迈上新台阶,其开创性地利用气囊固定肠壁,并与外套管的取直作用相结合以克服镜身在小肠推进时所遇到的结襻和成角等问题,使得对全小肠黏膜病变进行直接观察和镜下治疗得以实现。

        2006年,新的单气囊小肠镜(SBE)系统面世,SBE镜端可曲度及视角范围增加,使内镜医生操作更加简便。

        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BAE(包括DBE和SBE)的临床应用,目前已完成约3000余例BAE检查及相关镜下治疗。以下就BAE在小肠出血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