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陈大妈,在得知自己患有腹膜后巨大嗜铬细胞瘤后,辗转就诊于上海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但是都因为手术风险太大而被一一婉拒,其一是因为需要手术的部位紧靠肝脏这样的重要器官,手术难度大并且大出血的风险不可避免,其二因为陈大妈的血型是O型Rh阴性,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血源完全无法充足保障。手术的困难可以通过主刀医生精湛的手术来完成,但是手术中的失血却是无法避免的,即使使用先进的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也难以弥补术中失血带来的风险。
2012年1月20日,在迎来农历壬辰新年的前一天,走出医院的陈大妈也为自己迎来了全新的一天。
60多岁的陈大妈,在得知自己患有腹膜后巨大嗜铬细胞瘤后,辗转就诊于上海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但是都因为手术风险太大而被一一婉拒,其一是因为需要手术的部位紧靠肝脏这样的重要器官,手术难度大并且大出血的风险不可避免,其二因为陈大妈的血型是O型Rh阴性,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血源完全无法充足保障。手术的困难可以通过主刀医生精湛的手术来完成,但是手术中的失血却是无法避免的,即使使用先进的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也难以弥补术中失血带来的风险。
这一医学难题最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为首的的多科室协作下完美解决。其中之一的创新之举就在于手术中病人失血过多并且O型阴性血无法及时供给的紧急情况下,在麻醉科和输血科沟通和协作下紧急使用配血相合的9单位(相当于1800ml的全血)的O型阳性红细胞输注给手术中的患者,这为手术最终的成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既往的医学观念中,Rh阴性病人用阳性血都会造成各种不同的严重后果,甚至是失去生命。而为什么这次抢救中输入了大量阳性血的陈大妈却最终战胜了病魔完全康复呢?
回答这个疑问,首先就要回顾什么是“熊猫血”。俗称的“熊猫血”其实就是稀有血型的代名词,人类血型目前为止发现的共有30个系统,广为人知的同时也是与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ABO系统和Rh系统,其中中国汉族人口中99.7%左右为Rh-D抗原阳性,也就是俗称的“阳性血”,而剩下的0.3%左右为Rh-D抗原阴性,也就是俗称的“阴性血”或“熊猫血”。又因为抗原分布频率的不同及ABO血型的不同,造成了ABO同型的阴性血相对更加稀有。这类人群在需要输血治疗时往往无法及时寻找到相同的血源,关键时刻常常危及生命。陈大妈是O型Rh阴性血,在术前准备时经过了长达两周的时间才找到16单位(相当于3200ml的全血)Rh阴性红细胞。
Rh阴性病人的输血始终是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一个志愿者在捐献200ml或者400ml全血后,需要间隔6个月的恢复期才能第二次献血,而一份血捐献后只能保存35天时间,这样就使原本稀有的“熊猫血”更加的珍贵。再加上工作、学习、生病、服药、女性生理期及怀孕等原因使Rh阴性血献血者的动员也十分困难。那么是不是在Rh病人需要救治时只能看着病人无血可用而危机生命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绝对不是空喊口号,在输血科多年的总结和探索下制定了专门针对Rh阴性病人使用的输血原则:1,确诊Rh阴性病人后,及时进行相关的血型抗体筛查试验,确认Rh阴性病人体内是否含有抗Rh-D抗体,如病人体内没有抗Rh-D抗体,则在病人大出血而危机生命,而Rh阴性血无法保障时,可以紧急输注配血相合的ABO同型的阳性血来挽救病人生命(适应的患者人群为男性、已经过生育期的女性或者因为生产大出血并准备通过切除子宫止血的育龄期女性);2,第一时间联系主治医师说明病人血型的稀有,并了解病人病情相关信息;3,联系血液中心了解相对应的稀有血型储血情况,同时反馈临床并制定相关的输血量和输血计划。
陈大妈虽然是女性,但是已经60多岁,年龄上已经超过了育龄期,在手术前的血型抗体筛查中未检出抗Rh-D抗体,手术风险大、出血多,而Rh阴性血又无法保障下,输注了大量ABO同型的Rh阳性血,不仅挽救了陈大妈的生命同时更为手术的最后成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也因为输注了Rh阳性血,在手术第6天后,陈大妈体内出现了抗Rh-D抗体,但是此时陈大妈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在重症监护室里的后续治疗中,少量、间断的输注Rh阴性血,辅以各项对症治疗措施,陈大妈的身体逐步开始康复。
最后在手术圆满成功的前提下,通过多科室积极配合治疗,陈大妈终于康复出院,迎来了她的龙年新春。
附注:1.抗Rh-D抗体属于免疫性抗体,也就是说Rh阴性的人本身是不会产生抗Rh-D抗体,通过妊娠或输血免疫才会产生抗Rh-D抗体。2.产生抗Rh-D抗体后就不能再输注Rh阳性血,否则就会溶血反应危机生命。3.Rh阴性的育龄期妇女若有抗Rh-D抗体生育时可能会导致流产,新生儿溶血病。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