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2011 年淋巴瘤领域主要以患者为本,致力于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研究,以期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推动淋巴瘤的诊治进展。回顾过去一年,尽管在淋巴瘤诊治领域没有出现特别的突破,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进步。
展望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筛选和慎重选择新药有效的药物在二线治疗方案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须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
其次,淋巴瘤的治疗应涉及到临床分期体系及疗效和随访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们沿用了多年的临床分期方法对于目前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意义有所减轻,临床分期可能只是影响淋巴瘤预后的因素之一,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及其他因素越来越突显其独特性,因此,我们有可能对淋巴瘤的临床分期进一步简化,比如分为局限期、广泛期或晚期,可能更符合临床实际的需要。
另外,在淋巴瘤诊疗水平和治愈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随访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对于随访的内容、年限、手段以及不同亚型的随访要求均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临床分期和随访当中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随着PET-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如何将PET-CT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淋巴瘤的临床分期以指导治疗,并应用于疗效及随访评估中,尚存在很多争议。所以,我们认为,今后在临床分期体系和疗效随访标准的评价,特别是如何利用PET-CT这些方面会有进一步的完善。
最后,我认为,2011年淋巴瘤的诊治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应更加谨慎地诊断淋巴瘤的每种类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可能的病因,判断预后,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和时机,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治疗代价成本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这也应成为临床医生、病理医师、放疗科医生及免疫学专家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