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2011年淋巴瘤诊疗进展及问题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2-13
导读

         总体来说,2011 年淋巴瘤领域主要以患者为本,致力于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研究,以期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推动淋巴瘤的诊治进展。回顾过去一年,尽管在淋巴瘤诊治领域没有出现特别的突破,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进步。

关键字:  淋巴瘤 |  

  T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领域新药的临床试验也在增加,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romidepsin和panobinostat,新型的抗叶酸剂pralatrexate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T细胞淋巴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等药物初步显示出疗效。

  在2011 年ASCO 年会上,新型的抗CD30抗体与微管抑制剂(MMAE)共轭结合的偶联单抗药物SGN-35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药,SGN-35 通过与CD30+细胞结合、细胞内化并释放MMAE,选择性诱导CD30+细胞凋亡。SGN-35 单药治疗难治复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5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ORR)为86%,完全缓解(CR)率达53%,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5%,安全性良好。因此,SGN-35在2011年8月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用于难治复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inserted image

图  SGN-35作用机制

  霍奇金淋巴瘤

  对于能治愈的大部分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如何能够减少化疗和放疗带来的长远毒性反应,包括第二肿瘤的发生和生殖、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是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正在进行一些临床研究探讨化疗方案强度的降低和次数的减少、放疗范围和剂量的调整是否有效。

  另外,对于原发耐药或复发的HL患者(占15%~20%),以往主要依靠大剂量化疗和HSCT,但前提条件是能够获得二线或三线挽救治疗的初步反应。

  在2011年瑞士卢加诺(Lugano)国际淋巴瘤会议(ICML)上报告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SGN-35治疗自体HSCT后复发难治HL获得了良好疗效,客观有效率达75%,且不良反应可控,研究还在继续随访中。2011年9月,美国FDA已批准SGN-35用于治疗HSCT后复发的HL,这是近30年来HL治疗领域首次获得新药物审批。目前正在进行该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L,或将SGN-35取代既往化疗方案中某一种药物的研究,观察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或减少化疗毒性反应。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