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行业最早是从巫师和牧师中分化出来的,故医学从起始时就包涵了应从躯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对其所照顾者进行帮助的含意。因此,若医护人员只看到患者的“疾病”,而未从“人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并给予全面照顾,就背离了医学的本质。随着医学的发展,诞生了一个专门为各类晚期疾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帮助的学科——姑息医学(见图),其也被称作临终关怀学、宁养医学或安宁缓和医疗等。姑息治疗将患者及其家属视为一体,将躯体、心理和精神治疗相统一,以主动、全面的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使医学更加完善和回归其本质。
医生这个行业最早是从巫师和牧师中分化出来的,故医学从起始时就包涵了应从躯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对其所照顾者进行帮助的含意。因此,若医护人员只看到患者的“疾病”,而未从“人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并给予全面照顾,就背离了医学的本质。随着医学的发展,诞生了一个专门为各类晚期疾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帮助的学科——姑息医学(见图),其也被称作临终关怀学、宁养医学或安宁缓和医疗等。姑息治疗将患者及其家属视为一体,将躯体、心理和精神治疗相统一,以主动、全面的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使医学更加完善和回归其本质。
那么,什么是姑息治疗?其基本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如何通过姑息治疗解决肿瘤患者的精神困扰?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定义及特点
姑息治疗的定义
现代姑息医学最早是从临终关怀发展而来的。上世纪60年代,桑德斯女士在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随着临终关怀不断发展,姑息医学的理念和定义也在不断改进。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改进后的姑息治疗定义是:姑息治疗是医护人员为那些对治愈性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的完全、主动的治疗和护理,不但控制疼痛及相关症状,还重视心理、社会和精神(即灵性,指人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及宗教等)问题,以使这些患者及其家属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此定义表明,最初姑息治疗是一门研究和管理一类特殊患者的学科,这些患者患活动性、进行性且预后不佳的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故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最早在西方,姑息治疗被视为仅用于不适合根治性治疗者。但随着姑息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种以控制患者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支持性治疗在医疗过程的任意阶段都十分重要。因此,对于处于疾病各期的患者,姑息治疗都是不可或缺的医疗内容,对于肿瘤患者亦然。现在,如何把根治性治疗与姑息治疗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医学的最新热点。
当然,临终关怀仍是姑息治疗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主要的适用阶段。姑息医学的理念是:坚定生命的信念,把死亡视为一种正常过程,既不促进死亡也不推迟死亡,减轻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状。临终关怀提供了一个将心理和精神治疗相结合的支持系统,使患者可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同时也为其家属提供一个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和正确面对患者患病期间出现的状况和死亡带来的悲伤。
姑息治疗的特点
· 以照顾为主,满足临终患者心身和精神(灵性)需求;
· 通过医疗团队方式照顾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计划由全团队共同决定,每位成员须不断学习,即是专家,又是通才;
· 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团队包括肿瘤医生、麻醉师、心理医师、全科医生、社会工作者、护士、哀伤辅导员、义工、患者家属和其他社会群体;
· 以家庭为照顾单位,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情,使患者家属心理达到“生死两相安”;
· 减轻痛苦,控制症状,使患者生命末期生活品质好,达到“庄严地出生和死亡”与“死亡皆自然”法则,不“加工”死亡;
· 让患者积极地活到最后,尊重患者对死亡地点的选择。
解决精神(灵性)困扰
“ 医生,能否给我打一针,让我可以早点结束痛苦! ”
有人可能会说:症状控制容易理解,精神照顾是怎么回事呢?在此,我举例介绍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精神(灵性)痛苦及就此医生如何提供灵性照顾。
医生遇到被癌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时,常听到上面这种提问。对此,医生能给出什么答案?直接对患者说“安乐死不合法”?这样,显然不近人情。那么,安慰一下,“要勇敢!想想比你更不幸的人!”、“我能了解你的感受!”然后,患者不再说话。但这样的“安慰”话不仅对帮助患者无济于事,还常常产生反作用,患者会更觉得自己的痛苦无人能理解,于是更加封闭自己。
“你觉得人生已没意思了,若以后会越来越坏,你宁可不要了?你一定是觉得很痛苦才会这么说,这样的人生不是你原本想要的!”
其实,我们并不急于回答患者这样的提问。一个好医生这时会意识到:此种患者存在精神困扰。当患者要求“安乐死”或质疑生命意义时,进行姑息治疗的医生应先以同理心理解其心情,像上面这样帮他把说不出的话说出来。然后期待患者继续说出心中的郁闷。
何为灵性困扰 简单说,灵性困扰就是:一个人遭逢变故后惊觉原本深信不疑或从未质疑过的事已不再是“真理”,并因此产生“我的世界垮了”或“我不知还能相信什么”的痛苦感觉。患者要么说“人为什么生来要受苦?最后要死去?”或“我活着有什么用?”要么认为“若癌症治不好且疼痛无法控制,就只有痛苦而死”、“止痛药不是好东西,须尽量不吃,疼痛最好忍着”或“吗啡是毒品,只有坏人才用”等,这都属灵性困扰,而不仅是心理上的忿怒、焦虑、忧郁和担心。正因存在各种灵性困扰,患者才要求“安乐死”、才不按医嘱足量用药、才会在疼痛时勉强忍受且说不疼,甚至有些患者会选择自杀……
同理心回应 若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对存在提出质疑、信仰上受到冲击、讲出不合理的治疗要求、不理智地拒绝治疗或重复询问同一问题,这都表明患者存在灵性困扰,对此,最好以同理心回应(empathic response),帮患者说出其心中的话。同理心的回应其实很简单,即用姑息治疗者的话表达出患者心里的想法。若医生不确定患者是怎么想的,就以开放性问句询问,问明患者表象后面“真正的”问题,然后再设法给予同理心的回应,帮其说清其自身感受。
当医生以同理心回应患者后,他们常表现为突然泪流不止,郁积的情绪一股脑冒出。这看似很可怕,好像医生“冒犯”了患者,但其实,医生以静默与陪伴为回应,在沉默中接纳患者的情绪与眼泪,陪在患者身边,就是接纳其情绪的最好表示。这时,医生须做个称职的倾听者,在专注的倾听中,不断鼓励患者讲出其真实的心境情绪,藉此帮助患者理清其思绪和面对自身的不安。眼泪是得到医治的表现。此后,患者会从这段苦难中得到灵性上的成长,也会因此激发出勇气。同理心是为患者减压的最佳方法,可给其面对疾病的勇气。
灵性照顾的重点 灵性照顾主要包括:帮助患者回顾生命和认识其自身价值、使其宽恕他人与被宽恕、满足其爱与被爱的需要、点燃患者希望及以绝对尊重患者信仰的哲学为其服务。医护人员要通过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灵性关怀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倾听、发自内心地称赞和以同理心作出回应,并练习以“同理-说明-再同理”的方式向患者表达,这些都是现在医学课程未囊括的技能。
作者的话
发展姑息医学是医学自我完善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为满足姑息医学服务的需求,医务工作者除须具备相关的理念和技能,建设姑息医学团队也十分重要,须就此设立专业机构并将其逐渐完善。发展姑息医学学科也很重要。未来每位医务工作者都须经过姑息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念的培训,才能使医学真正回归其本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