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规范化,CSLC、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外科、肿瘤、超声、介入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参与,起草制订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供参考、讨论。
为了推动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规范化,CSLC、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外科、肿瘤、超声、介入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参与,起草制订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供参考、讨论。
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进行靶向定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肿瘤组织的治疗。影像引导技术包括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而治疗途径包括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包括: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反复应用。局部消融治疗在过去的20年左右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3大肝癌治疗手段,而且由于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治疗原理及分类
局部消融治疗按其原理可分为化学消融治疗和物理消融治疗。化学消融是指用化学的方法(即往病灶内注入化学物质如无水酒精、乙酸等),使局部组织细胞脱水、坏死、崩解,从而达到灭活肿瘤病灶的目的。目前应用于肝癌治疗的化学消融方法主要有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 Injection,PEI)、瘤内无水乙酸注射(Percutaneous Acetic AcidInjection,PAI)等。
物理消融则是通过加热或冷冻局部组织来灭活肿瘤病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固化术(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冷冻治疗(Cryoablation)、聚焦超声消融(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激光消融治疗等。
本规范以下部分以射频消融术为代表,适合于微波固化术,并可供其他局部消融治疗方法参考。
治疗原则
1.射频治疗前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其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可行性及效果,确定消融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措施、步骤)。
2.治疗前行充分影像学评估,根据肿瘤浸润范围、位置等制定治疗方案、策略,保证足够的安全范围,尽可能获得一次性、适形的完全消融治疗。
3.选择适合的影像引导路径,并监控治疗过程。
4.制定适宜的综合治疗方案及科学合理的随访计划。
射频消融治疗操作步骤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