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是指应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训练和心理教育手段,对就诊人员进行认知或行为的调整,从而缓解和消除其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的方法。了解肿瘤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期间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张叶宁,硕士,200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为北京肿瘤医院康复科住院医师。
心理干预是指应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训练和心理教育手段,对就诊人员进行认知或行为的调整,从而缓解和消除其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的方法。了解肿瘤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期间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其目标不是改变来访者的人格,而是帮助其学会应对症状发作、应对暂时性困难,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大限度地提高来访者的适应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广泛适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个别心理治疗技术。
单纯的支持性技术包括表扬、保证和鼓励,是支持-表达性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来访者表达,提高咨询质量。此外,在治疗期间,治疗师通过自身态度,不断传递着对来访者的接受、尊重和关注,并向来访者示范适应性的、合理及良好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应用较广的干预手段,其目标(稳定症状)与临床治疗的需求相契合。
多数癌症患者在疾病进程中的过渡期都会经历情绪上的不安,患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受到个体、社会文化、医学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将患者不适程度降到最低,增强控制感,改善生活质量。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概念最早由斯金纳和利得斯莱提出。以实验心理学及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理论和观点为基础,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三方面:①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②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阐明“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③ 班杜拉和华生的学习理论,前者强调社会性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后者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可习得或消除的。
行为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其共同特点是,认为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不适当、不正常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了某种不适当学习的结果;通过发现和改变不利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教育、强化和训练等治疗措施,即后天系统性学习过程,就能改变、矫正或治疗不良行为,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可能从两方面帮助癌症患者应对癌症。首先,患者所体验到的很多心理问题是相似的,这些问题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进行有效处理。除治疗抑郁、广泛性焦虑、惊恐外,认知治疗还能应对常见癌症症状,如疲劳和失眠等。其次,认知治疗中所强调的压力反应正常化、沟通和问题解决,对理解、应对和适应障碍效果很好。
癌症诊断不仅损害了患者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还挑战着患者对自我和世界的信念。与心理障碍的治疗不同,癌症患者面临着现实的躯体疾病和生命威胁,若应对失败,患者就会陷入一个思维、感受和行为的恶性循环:无助的思维导致无助的行为,无助的行为再一次强化了最初的负性感受。有效的认知治疗能打破这一循环。
创伤心理治疗
精神病学将创伤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产生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会对个体造成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和行为全方位的影响;创伤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对个体造成心理困扰。在无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70%经受心理创伤的人能自行复原,而另一部分人则会由此产生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将危及生命的疾病视为导致创伤的应激源之一。而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普通人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率为1%,癌症患者为3%~19%,终生发病率为10%~22%;发生PTSD癌症患者的预后更差,生存期更短。癌症患者的PTSD干预逐步被临床心理学家重视。
对癌症患者PTSD 的治疗都是在癌症治疗基础上进行的积极的辅助心理或药物治疗。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严格设计的研究报告某种心理治疗可产生有效性,但经验性证据表明,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心理治疗疗效较好,这包括焦虑管理、认知治疗和暴露疗法。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治疗对象并不是某一个体,而是以家庭为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单位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通过改变家庭成员间的交互作用带来个体的变化。
癌症诊断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冲击,这不仅是患者本人的危机,也是整个家庭的危机。对于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也要以家庭为背景,必要时可将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单位,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支持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问题。
针对癌症患者进行家庭治疗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家庭治疗对患者情绪困扰、问题行为和应对能力的改善作用,已得到大量文献支持。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家庭联系程度更为紧密,中国人对于“癌症是一个家庭问题”的感受也更为深刻。随着临床心理干预的开展,家庭治疗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最早在1905 年由美国医生Pratt J. H.开展,他首次采用集体教育、鼓励及讨论的方法,帮助结核患者克服抑郁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团体心理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参与者的心理成长。一般而言,团体心理治疗有1~2名治疗师主持,5~10名组员,但对参与者的人数和治疗次数无规定,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对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专门设计的团体治疗可能是最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
与个体干预相比,团体干预的优势在于能为癌症患者提供社会支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其他患者取得联系,从有相似经历的患者身上相互学习。通过团体中开放的情绪表达及相互支持,患者可获得对治疗过程的控制感。
在团体中,凝聚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力量,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可使参与者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与家人和医务人员提及的话题,相互分享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体验,共同面对疾病对生命的威胁。通过帮助他人,患者能获得自尊和价值感,而且集体干预的效率最高,也更经济。
癌症诊断给个体带来了情绪、身心功能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改变,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通过团体治疗进行改善。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不断有研究表明团体治疗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这类治疗通常是认知行为结合教育、应对技巧和情绪/社会支持的短期项目(不多于12次)。
在团体治疗内容的选择上,癌症患者更关注当前的需要,例如,应对疼痛、恶心、疲劳、睡眠障碍和外表改变,控制负性情绪、闯入性思维及如何与医生、家人和朋友沟通等。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团体治疗内容包括信息教育、应对技巧、社会与情绪支持等。
不同治疗阶段的癌症患者,对心理干预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疾病更有控制感或疾病严重程度较低者,问题聚焦干预(即聚焦于提供信息和增加控制感)的效果更好;而对于疾病控制感较少或处于疾病晚期者,情感聚焦干预可能更好。
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有很多研究也显示了团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的干预效果。2006年,王海芳等进行的对照研究显示,对于癌症中晚期患者,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整体生活质量。1998年,王建平的对照研究同样显示,经心理干预治疗的肺癌或乳腺癌患者,其生活质量各项功能指标得到提高,症状指标降低,尤其是情绪状况有明显改善。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