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课题组,发现microRNA-199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证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从而为肝癌的预防判断与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相关论著发表在《癌细胞》(Cancer Cell 2011,19:232)杂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课题组,发现microRNA-199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证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从而为肝癌的预后判断与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相关论著发表在《癌细胞》(Cancer Cell 2011,19:232)杂志。
为了探究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哪些microRNA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课题组联合攻关,先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获得了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组织的microRNA组数据,应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了肝癌与正常肝脏microRNA组的差别,发现人正常肝脏高丰度表达的microRNA-199,在人肝癌中因为组蛋白甲基化改变而普遍性显著降低。
课题组进一步通过4个独立的肝癌患者临床队列分析证明,microRNA-199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研究表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PAK4进而抑制下游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肝靶向性相关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croRNA-199基因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肝癌裸鼠生存期。由此,课题组提出microRNA-199是肝癌预防判断和治疗新的潜在靶标,为肝癌生物治疗提出了新方法。
据介绍,该课题是面向我国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和医学界目前普遍重视的转化医学研究,是集基础研究、生物技术与临床标本及病人资料分析等多家单位和学科交叉合作的成果。研究所揭示的肝脏microRNA组数据,为后期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肝脏生理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