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随着诊疗手段的规范和提高,结直肠癌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部分结直肠癌(尤其是直肠癌)的疗效仍然不佳,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正确识别与复发转移有关的高风险因素,有助于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的制订,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恰当地临床干预,提高患者生存。
直肠癌局部切除后的复发因素
随着内镜下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肛内镜显微手术(TEM)因能保留肛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已成为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之一。
为避免手术方式不当影响患者预后,术前评估非常重要。根据WHO结直肠肿瘤分类,是否穿透黏膜肌层浸润黏膜下层是鉴别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异型增生)与浸润性癌的关键。由于取材的局限性,活检时不易判断是否存在黏膜下浸润。
有研究显示,与最终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相比,内镜活检往往低估了对结直肠肿瘤的分级和诊断。超声内镜检查可弥补普通内镜活检的不足,以明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周围淋巴结受侵情况。Kulig等报告,超声内镜检查诊断T1期直肠癌的准确率为89.2%。因此,在直肠癌TEM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十分必要。
Wang等回顾性分析了159例T1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发现,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1%(16/159),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及肿瘤出芽情况相关。
Smith等对153例TEM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发现,T1、T2和T3期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40%和66%,而T1期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6%~100%。然而,具有分化不良伴淋巴管血管侵犯等高危因素的T1期患者并不适合行TEM,只有分化良好的低危T1期病例适合作局部切除。因此,即使是早期直肠癌,在术前也须联合应用多种检查,如肠镜下的活组织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及直肠CT、磁共振成像(MRI),甚至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等,尽量对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作出准确和客观的评估,严格选择病变仅局限在黏膜下层、无高危因素的T1期患者进行手术,从而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由于目前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的手段有限,TEM术后的病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局部切除标本须及时且正确地固定,且行全部取材。根据日本结直肠癌学会制定的临床病理规范,对黏膜下癌行内镜切除后,出现以下情况应行补救性根治术:① 明确的淋巴管、血管侵犯;② 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③ 癌组织浸润较深,紧靠底切缘。前两点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已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但第三点,癌组织浸润深度是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仍存在一定争议。由于浸润深度测量标准不统一、研究结果不一致以及病例数量少等问题,此方面还须更加深入地探讨。
PIK3CA突变
随着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应用,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提高,但预测肿瘤复发及治疗的毒性反应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直肠癌复发,一方面由于治疗手段有限,复发后再治疗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放化疗副作用大,不当的预防性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因而,寻找一种能提示直肠癌局部复发、指导辅助治疗的标志物一直是研究热点。
有研究显示,PI3K/AKT及RAS-RAF-MAPK信号通路中的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相关。多因素研究分析表明,PIK3CA基因突变是Ⅱ~Ⅲ期直肠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近期一项研究,对240例Ⅱ~Ⅲ期可切除性直肠癌患者的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三种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81%、19%和5%。其中,PIK3CA基因突变与肿瘤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而存在PIK3CA基因突变的患者在术后更易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PIK3CA基因突变对局部复发的影响是一个仅次于TNM分期的独立因素。通过PIK3CA基因突变状态检测,筛选出低度危险的直肠癌患者,这部分患者无须进行术前放化疗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后副作用,然而此观点尚存在争议。
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对分子靶向治疗的影响将成为研究热点,BRAF及PIK3CA基因是否具有类似于KRAS基因影响靶向治疗药物EFGR抑制剂的作用将有待解答。此外,针对PIK3CA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已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
总之,在目前阶段,尽管临床病理分期(TNM)存在缺陷,其仍然是最重要的、与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近期研究揭示了一些其他的与预后相关的病理因素,这些因素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和分子生物学指标来评估预后,将是今后直肠癌研究的重要方向。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