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给临终者以“最后的拥抱”

作者:北京军区总医院 刘端祺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3-02
导读

         本文是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北 京军区总医院的刘端祺教授在 2012 年10 月为《最后的拥抱》所作的序言。

关键字:  临终者 | 最后的拥抱 

阿片类药物的个体化滴定策略

  本文是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北 京军区总医院的刘端祺教授在 2012 年10 月为《最后的拥抱》所作的序言。

  《最后的拥抱》(《Final Gifts》)的作 者是两位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专业护 士 Maggie Callanan 和 Patricia Kelley。 在 这 本 感 人 至 深 而 又 富 有 生 命感悟的书籍中,Maggie Callanan 和 Patricia Kelley 与我们共同分享了他们 陪伴临终者走过人生最后旅程的亲身 经 历 ,这 种 经 历 源 于 长 达 20 年 的 临 终 关怀工作。

  中 文 译 本 ,《最 后 的 拥 抱》已 于2012 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讲述死亡的故事集。我们从作者娓娓道来的 60 位逝者跌宕起伏的人生经

  历和临终前的种种体 验看到:不管人生是多么精彩还是多么坎坷不堪,死亡 可以同样厚重而庄严。

  本书寓教于情,可读性很强,不少地方引人入胜,使 你在关心主人公命运的同时,不禁掩卷沉思,走进作者 的世界,随作者一起思考人生的价值、死亡的意义。

  作 者 Maggie Callanan 和 Patricia Kelley 是 从 事 临 终 关怀的资深护士,她们面对着一个个境况不同的终末期 病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仁心大爱。出于 对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患者的尊重和同情,她们千方百 计地了解患者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以及物质和灵性的 需求,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患者的身 心困顿,给患者以最适于他或她个人情况的恰当处置。 正如作者所说:“我的职责是尽量让病患感到安适,并非 只是生理上的舒服”,“送人临终和迎接新生命一样,都 可以是全家人分享正面意义体验的机会,并非只有悲 伤、痛苦和失落。”她们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心理学工 作者,还是社会工作者和虔诚的教徒。她们在帮助患者 辞世的实践中贯彻始终的“共情”、“同理”和“全人服务” 的职业精神,既是传统意义上医学的回归,更体现了医 疗卫生界和思想界对医学本源和生命本质的时代思考。

  惧怕死亡,不愿直面死亡,因而有意无意地回避死 亡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运转并得以延续 的必要条件。但同时,这也造成了古今中外在实施临终 照护时,在观念和心理方面的共同障碍。社会关注度的 不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理念的差异,医疗、经 济水平的限制及社会、文化等无形因素,都在影响临终 关怀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骄人成 就相比,做为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临终关怀事业,直至20 世纪下半叶还少有专业人士问津,理论研究固然缺位,临床实践也基本没有到位。致使临终关怀这个自人类诞生即存在的“古老问题”,至今还是一门在不断探索中的“新兴学科”。

  不具备临终关怀专门知识的医生面对即将不治的 患者及其充满悲戚的亲友,往往“既不知道该怎么说,也 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得把一般的临床治疗常规和护理 模式“移植”到临终处置,在一系列看似“周到”的医患沟 通和貌似“严谨”的技术操作中,使死亡来临时的诸如维 持酸碱平衡、呼吸机运转、生命指证的监测、心脏按压、 种种插管注射等,都成了“表演”和“仪式”,成了冰冷的、 程序化的人生结局。面对医院复杂的抢救器械和亲人 身上连通的各种“救命”管道,人们往往认为,患者的生 死掌控在医生手中的电源插销或护士手中的药针里。 显然,这是由于以技术至上为特征的科学主义盛行,背 离了人文理念的过度医疗所造成的对“临终关怀”的严 重误解。它把一个本应充满凝重悲情,温馨而又私密的 场合变成了技术“秀场”,使逝者成了医院“规范作业流 水线上的物件”,剥夺了生者与弥留者亲情道别的最后权力。

  值得欣慰的是,本书的作者摈弃了已被沿袭多年且 已固化的“抢救”模式,以完全个性化、人性化的思路,用 全新的理念协助临终者及其亲友共同设计并完成了符 合逝者生前意愿的“人生落幕式”。在书中,我们看不到医护向病患及其家属刻板的“交代病情”,听不到“生命不 息 抢 救 不 止 ”的 嘱 托 ,更 没 有 手 术 室 里“ 金 属 与 肉体”的碰撞。作者并不讳言她们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 留下的诸多遗憾,但给临终者以“最后的拥抱”的强烈 愿望,总是促使她们无微不至地给临终者送去人间最 后的温暖。

  最近,境内外学术界(临终关怀、心理、哲学、生理、 宗教等)对实施“灵性照顾”多有关注,提出:医护人员要 像重视患者身体的症状和心理状况一样,随时掌握患者 的灵性动态和需求,关注患者的灵性困扰,有的放矢地 实行灵性照顾。

  灵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个人体验。临终状态时的 灵性是指:面对即将不久于人世的现实,在人际交往、社 会关系方面所产生的对历史和未来的一种难以言传的 心绪历程。它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一种身心之外 因人而异的体验,可以是幽怨、恐惧、焦虑、烦躁、愤怒、 忧郁和孤独等负面作用力的混合体,也可以在正面力量 引导下衍化为内心和谐、处世积极、恬淡平静、了无牵 挂、直面死亡,摆脱了身心痛苦的一种人生境界。

  世 俗 注 重 生 、注 重 肉 身 ,宗 教 注 重 死 、注 重 灵 性 。 但这并不妨碍没有宗教情结,信仰无神论的读者对灵 性问题的探讨。灵性照顾已成为临终关怀不可或缺的 内容。近来,大陆学者展开了对灵性方面的研究,特别 是临终时灵性照顾的研究,本书的一些做法和观点可资借鉴。

  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贯穿于本书的宗教理念和对灵异事件的解释,也不必介意灵性是否仍然属于心理学范 畴的讨论。本书需要关注并理解的内核和精髓是:作者 在以慈悲为怀的临终关怀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

  临终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死亡不能被简单地看 成 是 医 学 的 失 败 。 只 要 有 死 亡 ,就 需 要 临 终 关 怀 。 它是基于人类现有认知水平的一种顺势而为的积极的 医疗行为, 需要综合性的专业技术支撑,有很高的技术 含量,是医学进步的重要表现,而非医学的无奈之举; 它理性舍弃对患者无益甚至有害的过度治疗,代之以 符合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最大利益的适度治疗和 护理,使逝者临终前享受到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服 务,离世时身无痛苦,心无牵挂,灵无恐惧,社会上有尊 严 。 这 种 有 厚 重 文 化 底 蕴 和 现 代 科 技 内 涵 的 临 终 关 怀,可以使逝者感到自己“死得其所,死而无憾”,是人 生的“完满句号”。

  青年时期,我曾在甘肃南部多民族地区工作多年, 经常服务于临终患者。在弥漫

  着超度逝者灵魂诵经声 的藏传佛教拉卜楞寺旁,目睹远处穆斯林们静穆的葬 礼,联想汉族群众丧亲后的呼天呛地,我惊异地看到, 不同民族乃至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对生命的逝去竟 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在受到震撼的同时,也使 当时还年轻的我,开始对生命有一种别样的敬畏、思考与尊重。

  医生这个职业使我们比大多数人都更多地接触死亡。死亡是一种伟大的平等;死亡也是一个伟大的教 师。正是由于死亡的存在和不断的“教育”、“提醒”,才 使我们感到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充分地享受人 生,珍惜当今的分分秒秒,珍惜自己与家人、友人乃至素 未平生的陌生人相处的宝贵时光;同时,敢于直面死亡, 思考死亡,理解死亡。医务人员应当做“阅读死亡”的有 心人,在阅读别人的死亡中不断升华自己。

  本书可以作为生命教育、辞世教育的读本,供从事 临终关怀事业的同道们常备于案头;建议从事临床工作 的医生和护士朋友也应该阅读这本书,相信会从中受到 多方面的启迪。非医学专业的朋友们如浏览本书,可能 有助于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既然死亡本就是生命的 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终点,当它即 将来临时,我们不仿心境淡定,从容面对,优雅地转身, 让死亡和降生同样神圣、同样美丽。

  本书的英文版简介中说: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会惊 讶地发现那些即将逝去的人们以近乎奇迹般的方式传 达着他们的所需,分享着他们的感受,甚至编排着他们 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即将逝去的人们留 给生者的礼物——智慧、信念和爱。”这是对本书的英文 原名《Final Gifts》的很好的诠释。

  让我们珍视并研究这份“最后的礼物”,并给临终者以“最后的拥抱”。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