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季先生是一位追求生活质量、有品味的艺术家,他的画作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前不久,他突感腹部剧痛,还伴有腹胀,不能平躺,甚至连气都喘不过来,坐立不安,日夜呻吟。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市北医院急诊。
本报讯 (通讯员 喻文龙 驻地记者 孙国根)近日,84岁的画家季先生专程来到“家门口”医院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将一幅繁花似锦,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 《满园春色》的中国画送给了外科主任刘黎明、肿瘤科主任张为强和副主任姜昊声等医务人员,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图为季先生将国画《满园春色》送给外科主任刘黎明(左3),肿瘤科主任张为强(右2)和副主任姜昊声(右1)等医务人员,以表谢意。李 挺 摄
原来,季先生是一位追求生活质量、有品味的艺术家,他的画作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前不久,他突感腹部剧痛,还伴有腹胀,不能平躺,甚至连气都喘不过来,坐立不安,日夜呻吟。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市北医院急诊。
接诊的刘黎明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其乙状结肠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导致肠道完全堵塞。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肠腔内因多种原因发生阻塞,食物、气体等就无法正常通过,引发呕吐、腹胀、腹痛,肚子会越来越胀,疼痛加剧,如巨大肿瘤导致肠道完全堵塞,肠腔内的气体、液体及食物残渣无法通过,会使肠管扩张、肠壁充血水肿,不仅会引发肠穿孔、肠坏死,还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感染中毒等全身性生理紊乱,不及时解除梗阻,病情会迅速恶化,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从医近30年刘黎明被患者誉为“刘一刀”,他擅长腹腔镜微创技术,平均每年开展微创手术60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90%左右,尤其擅长复杂病种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手术效果好,每年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计其数。
但此时,刘黎明详细分析季先生的病情后陷入了两难,如直接手术切除肿瘤,不仅切口大、创伤大,还可能需要在腹部做一个临时的肛门(结肠造瘘),待三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回纳。这对一位耄耋老人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巨大的打击,情绪波动很大:“我一辈子都爱干净,腹部要开口挂一个‘粪袋子’,我宁愿不活了。”考虑到陷入深深焦虑的患者,刘黎明认为传统的手术方式显然不适合季先生。
于是,刘黎明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法 —— 肠镜下肠道支架植入术。这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在被肿瘤梗阻的部位放置一个支架,撑开狭窄的肠道,让肠道重新通畅,创伤小,恢复快。然而,第一次尝试并不顺利,由于肿瘤太大,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支架植入失败了。季先生的儿子说:“当时我们特别失望,以为只能接受手术了。”
但刘黎明没有放弃,他突然想到了肿瘤科的姜昊声副主任。姜昊声从事肿瘤综合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20多年,曾长期在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工作,尤其对各种肿瘤引起的消化道、胆道梗阻、出血等的微创介入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已完成各类微创介入治疗手术8000多例。很快,姜昊声受邀前来会诊。最终肿瘤科主任张为强和姜昊声、贾一平副主任医师等,经反复讨论研究,给季先生量身定制了“个体化”诊治方案 ——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肠道支架植入。这是一种借助X光成像技术,精准定位狭窄部位并植入支架的方法。
当天,姜昊声和贾一平两位医生站在手术台前,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由于季先生长时间的肠道梗阻,肠壁已经水肿,加上肿瘤的阻塞,导丝很难通过狭窄段。必须反复调整导管与导丝的角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条通道。经近一个小时的密切配合,导丝终于通过狭窄段,支架被精准地放置在了合适的位置。肠道重新通畅,生命通道终被打通。当晚,季先生就排出大量宿便,腹痛、腹胀的症状完全缓解,他睡了个安稳觉。姜昊声说:“那一刻,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肠道支架植入成功后,普外科为季先生作了全面的术前准备。很快,刘黎明为他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非常顺利,季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很快便康复出院。
康复如初的季先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总想给“救命恩人”表示点什么,有人建议给医生送个红包或礼物,老人觉得太庸俗,有的提议送锦旗或表扬信,可老人认为太简单了。最终季先生拿出了 “看家”本领,花了2天功夫精心创作了国画《满园春色》,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