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已经跃升为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为加强结直肠癌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和 (CMT)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教授分享结直肠癌“防-筛-诊-治-康”相关科普话题。
导语:结直肠癌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已经跃升为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旨在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为加强结直肠癌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和 (CMT)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教授分享结直肠癌“防-筛-诊-治-康”相关科普话题。
CHTV&CMT: 结直肠癌高危因素有哪些,结直肠癌高发人群有哪些?
蔡国响教授: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报告,我国结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51.71万,死亡病例24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第四位,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年龄因素,在我国,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接近50%的都是70岁以上高龄人群,且相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其二是不良的生活、饮食模式,如饮酒、吸烟、肥胖、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等,以及饮食中加工肉类或红肉摄入过多、钙及膳食纤维摄入过低、高脂、高热量饮食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患癌风险。其三是遗传因素,5-10%的结直肠癌具有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4倍 。其三是相关疾病因素,如未经治疗的大肠腺瘤,5~15年内可能导致癌变;以及长期的炎性肠病,也可能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
具体到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有不同的定义,但总得来说,以下几类人群总体的患癌风险相对较高:首先是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患者本人,其癌症复发和相关癌症的发生风险均较高。其二是以上提及的有肠道病变,特别是肠道有腺瘤病史的人群,再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其三为明显的肠道症状者,如便秘、腹泻,包括血便、黑便、非正常的排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异常者。同时,部分研究也指出,既往有阑尾及胆囊切除病史的人,与其肠癌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目前该说法还具有争议性,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检验。以上人群中,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肠道癌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CHTV&CMT: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
蔡国响教授:总体来说,我国的结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近10年来,其五年生存率涨幅接近10%,2003至2015年全国1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7.2%(95%CI:46.1%~48.3%)升高至56.9%(95%CI:56.2%~57.5%)。但总体生存率还是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原因主要有下方面:一是我国结直肠癌的早诊率不高,诊治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国一些大的医学中心的临床诊疗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高,已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但目前我国面临着庞大的患者基数,且约85%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其早诊率相较美国低10%左右,整体疾病负担较重。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学科发展不平衡;特别在学科分支发展上,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靶向治疗等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综上,导致我国总体诊疗水平略逊于欧美发达国家。
CHTV&CMT: 结直肠癌患者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应如何进行调整?
蔡国响教授:已经确诊了的结直肠癌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主要根据以下两个不同阶段做对应的调整。
对于已经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半年内,由于身体基本处于消耗状态,且后续可能还需要接受化疗、放疗等,所以这个阶段,需要首先保证患者身体的恢复。饮食上,推荐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为手术后的肠道恢复提供营养。运动上,考虑到该阶段会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辅助治疗的毒副反应等,应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步、适量选择慢走、快走、慢跑等;同时,注意避免腹部用力(如仰卧起坐、拉单杠等),为伤口的愈合、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而对于手术半年之后,完成对应的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主要考虑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推荐低脂、低热量饮食,增加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占比,对应的减少高脂、高热量食物,特别是红肉的摄入(如猪牛羊肉)。运动上,该阶段身体得到基本恢复,可以考虑接近健康人群的运动强度,但仍须避免过度劳累,推荐中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另外,从健康、减少癌症发生与复发的角度,均建议尽量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CHTV&CMT: 如何做好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
蔡国响教授: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针对前面所有提到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的避免癌症的发生,如针对腺瘤或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阻断其发展为癌;二级预防是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以免进入进展期 (中晚期);三级预防则属于广义的预防范畴,主要是对于已确诊的结直肠癌进行积极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如局部进展期的结直肠癌,通过外科手术并在术后进行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预防术后复发;晚期结直肠癌进行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遏制肿瘤进展等,主要目标是提高生存率、降低癌症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专家简介
蔡国响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外科副主任、大肠外一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结直肠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肿瘤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委会常委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委员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JAMA Oncology、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Nature Immunology、 Gastroenterology等发表论文61篇,被引3000余次。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