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肿瘤

北大肿瘤李健:国产创新药量变到质变,寻找靶点源头很关键

作者:韩雪静 来源: 日期:2023-06-28
导读

近年来,我国在新药尤其是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投入增加。一方面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逐步得到国际认可。在肿瘤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早期临床研究是重要环节,为研究者提供了评估新药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的机会,并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和药物注册提供数据支持。 为触达早期临床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在2023年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CHT

关键字: 抗肿瘤新药

近年来,我国在新药尤其是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投入增加。一方面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逐步得到国际认可。在肿瘤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早期临床研究是重要环节,为研究者提供了评估新药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的机会,并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和药物注册提供数据支持。

为触达早期临床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在2023年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CHTV)、 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健教授进行专访。

01
政策和资本助力,国产创新药迎来利好

作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最年轻的正高级职称医师,李健同时也是该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致力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包括晚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胃肠间质瘤的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谈到新药研发,李健教授表示,为满足患者对更有效和安全治疗的需求,肿瘤新药的研发变得至关重要。

最近十年,在国家医药政策引领和资本加持的背景下,中国抗肿瘤新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走向创新的艰难历程。

华创证券发布的《创新药手册2021:成长与分化》报告显示,新药临床申请(IND)数量自2013年开始逐年攀升,2019年国产IND数量达235个,2020年达到386个。

图注:国产新药年新增IND数量(个)

2018-2020年,每年都有10个左右的国产新药获批上市,主要来源于2013-2015年的IND品种。完成了创新药量变过程,国内创新药企实力也逐步加强,创新药申报数量连年增长。

为鼓励医药行业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推动了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5年来,新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2]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曾公开表示,由于医保目录实现了“一年一调”,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速度显著提升,目前超过80%的新药能够在获批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下,国内医药市场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国的新药研发进入全球第二梯队,在很多热门领域紧跟国际研发趋势。

02
避免同质化,鼓励源头创新

在新药研发中,抗肿瘤新药的发展是业内关注的重点领域。虽然其研发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创新的艰难过程,但也存在源头创新不足、赛道过于集中等问题。

2022年药融云发布的《中国 I 类新药靶点白皮书》显示,2016-2021 合计受理新药(1649个)涉及的靶点有520个;前6% (30)的靶点涉及41%(681) 的新药,其中我国仅申报并获CDE受理的PD-L1就有近60款,其它靶点依此递减。

图片来源: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可见,靶点是新药研发的基础,我国创新药真的要有突破,就要从靶点的发现做起。但研究靶点过于集中,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曾公开表示:很多药物治疗的靶点是国 家通过基础研究发现的,这是国外长期重视基础研究的积累而发生的质变。其次,我国在做转化研究的药企为了降低创新药物的风险,研发集中在某些比较容易的靶点,以及仿制药物方面。这都导致了研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对企业后续发展带来问题。”

例如,在消化肿瘤领域扎推的Claudin 18.2和FGFR、肺癌的cMet,乳腺癌有CDK4/6抑制剂申报密集的现象,HER-2 ADC也有一拥而上之势。

03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顶层设计经验是关键

如何解决研究同质化的问题?“差异化创新才是生存之道。“李健教授表示,应该鼓励源头创新,包括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创新,依靠对基础研究的系统性投入和各方努力下的实质性发展,才能开发出首创(First-in-Class)的中国抗肿瘤药物。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就强调,“从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提出建议,以期指导申请人在研发过程中,落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为促进抗肿瘤药科学有序的开发,提供参考”的指导原则。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中国的研究者攒了很多临床经验,什么时候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和经验能力快速提高?“是拥有这些新药资源的时候” 李健教授说,有了新药资源,研究者才有机会去学习,在学习当中去提高自己的新药临床方案的设计和研发能力。

在李健教授看来,国内新药以“me-too”居多,因为国外都已经做过了,所以考验不到研究者的设计能力。只有通过“first-in-class”,研究者才有机会在设计阶段开展顶层设计,进而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研究设计的能力,最终在国际上得到真正的认可。

从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可能做的靶点,从阅读大量文献中寻找可能有效的数据,洞察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研究方向”,这是李健教授对于“临床医生寻找研究方向”提出的建议。选择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细分领域,研发项目要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创新驱动进行差异化的创新,好的研究方向、好的项目,好的方向决定了成败。

参考文献

[1] https://www.bjcancer.org/Html/Doctors/Main/Index_31170.html

[2]证券日报之声

专家简介

李健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博导

行政副主任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CSCO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CSCO大肠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委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