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较差,5年总体生存率为35.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约108.9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引发胃癌的最大危险因素,近年来尤为受到大众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也明确提出要减少HP等的致癌相关病原感染。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较差,5年总体生存率为35.1%。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约108.9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引发胃癌的最大危险因素,近年来尤为受到大众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也明确提出要减少HP等的致癌相关病原感染。那么我国HP感染现状究竟如何?如何明确HP感染?根除治疗又将带来带来何种获益?带着这些问题,CHTV记者对话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研究员,深入探讨HP感染防控的内在价值。
01
▼
沉疴难愈,道阻且长
张建中研究员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其实长期处于HP的高感染状态。但与大众的普遍认知不同,我国HP的人群感染率其实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的,这主要受益于我国数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饮水、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群众普遍健康素养的加强,以及民众和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视和防治水平的提高。由于HP感染患者得不到规范治疗的情况下难以自愈,HP 感染患者往往处于长期感染状态,这也导致当下HP人群感染率难以实现快速下降。对于HP感染的控制,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
及早筛查,防微杜渐
而导致当下大众难以得到规范治疗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当下许多人对于HP感染危害的认知仍存在误区。
首先是HP感染的致病性,张建中研究员强调,尽管大部分患者在发生HP感染后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事实上HP感染者发生活动性胃炎的概率几乎是100%。相关数据也显示,92%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都由HP感染引起。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已经确定HP感染属于I类致癌因子,即HP感染为人类胃癌发生的明确病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除贲门癌以外,90%的胃癌发生最终都可归因为HP感染, HP感染的危害巨大。
此外,张建中研究员特别指出,HP感染的影响范围其实不只限于消化道。作为人群感染率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P感染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并发症以及肾脏损伤等密切相关。
而基于HP感染的危害,张建中研究员谈到了当下几种有效的HP感染诊断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呼气试验、粪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张建中研究员表示,随着近年来HP感染诊断普遍进入健康体检套餐中,越来越的HP感染者被发现,这也有利于于我国HP感染防控和促进人群进一步感染率的进一步降低。
03
▼
全面管理,多方获益
在明确HP感染之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则是HP感染防控的最核心环节。对此张建中研究员介绍到,当下根除HP感染最主要的方法仍然是抗生素治疗,比如经验治疗中普遍推荐的四联疗法。但近年来细菌耐药性成为了影响患者根除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针对其开展耐药性检测并以此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也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而近期中疾控传染病所和中科院青能所在该领域进行了相关合作,并成功取得了部分研究进展,未来有望根本解决临床耐药性检测这一重要问题。另外,张建中研究员认为,除了关注对病原的杀灭,保持对宿主(人体)的高度关注,注意患者疾病内因的调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基于此,应充分关注中医药、传统民族养胃药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最后,张建中研究员特别强调了根除HP感染所带来的多方面获益。前面提到,HP感染与多种肠道外疾病和症状的发生有关。因此,其根治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康复,以及远期消化道肿瘤风险的降低;事实上,由于HP在人体免疫方面的潜在影响,其被根除后,部分荨麻疹、酒糟鼻、关节炎、末梢循环不好等常见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疾病治疗也可能一并获益,甚至实现彻底康复。
张建中 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PI
传染病所副所长
传染病诊断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荣誉主任委员
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联系专家。198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学系,硕、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免疫学专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1992至今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工作, 2000年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CHTV百姓健康
编辑:十六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