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食道癌中的非编码RNA以及耐药问题机制总结

作者:生物谷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23-02-09
导读

         食道癌(E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仍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食管腺癌主要由两种不同的病理疾病组成(即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

关键字:  食道癌 | 非编码RNA | 耐药 

        食道癌(E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仍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食管腺癌主要由两种不同的病理疾病组成(即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EAC或ESCC患者的5年生存率都很低,所有阶段的联合生存率仅为20%。

        尽管局部晚期、无法切除或转移的E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但在新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化疗和放射治疗的组合仍是不可或缺的抗肿瘤策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铂类、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PTX)、阿霉素(ADM)、伊立替康、吉西他滨(GEM)和长春瑞滨。

        近日,来自空军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在Pharmacol R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oncoding RNAs in esophageal cancer: A glimpse into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resistance”的文章,该研究总结了ncRNAs参与EC耐药和辐射耐药的机制,并强调了它们在促进或抑制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此外,研究者还讨论了ncRNAs的临床相关性,它们可能成为EC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测性生物标记物。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化疗联合放疗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放化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是局部晚期或无法切除的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不幸的是,由于治疗耐药的存在,许多EC患者未能从药物或放射治疗中受益,最终导致预后不良。

        人们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来探索EC耐药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非编码RNA(NcRNAs),包括微小RNAs(MiRNAs)、长非编码RNAs(LncRNAs)和环状RNAs(CircRNAs),是目前调控治疗反应的研究领域,可能成为克服EC耐药的新靶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cRNAs在EC的治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不受调控的miRNAs、lncRNAs和CircRNAs可以通过赋予癌细胞侵袭性特征,如细胞凋亡逃避、干细胞样特性和转移倾向,在药物和辐射耐药性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几个ncRNA通过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以提高治疗耐受性。

        此外,由于ncRNAs在血清外体中的稳定性,异位水平的ncRNAs可能成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要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在临床环境中安全有效地实施肿瘤抑制ncRNA或击倒致癌ncRNA的方法,仍需要基础和翻译研究。基于ncRNA修饰剂的组合为治疗药物或放射治疗难治性EC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选择。然而,从众多干预候选者中选择适当和具体的靶向ncRNA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参考文献

        Zhi Yang et al. Noncoding RNAs in esophageal cancer: A glimpse into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resistance. Pharmacol Res. 2023 Jan 26;188:106678. doi: 10.1016/j.phrs.2023.106678.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