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国 学 者 一 项 随 机Ⅲ期 临 床 研 究(AURELIA)显 示,对于铂类耐药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化疗联合贝伐珠 单抗(BEV)治疗较单纯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 存(PFS,6.7 个月对 3.4 个月,HR=0.48,P <0.001);今年 OCEANS 研 究 更&nbs
■ 国际进展
贝伐珠单抗二线应用于上皮性卵巢癌
研究
法 国 学 者 一 项 随 机Ⅲ期 临 床 研 究(AURELIA)显 示,对于铂类耐药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化疗联合贝伐珠 单抗(BEV)治疗较单纯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 存(PFS,6.7 个月对 3.4 个月,HR=0.48,P <0.001);今年 OCEANS 研 究 更 新 结 果 显 示 ,对 于 铂 类 敏 感 复 发 卵 巢 癌,吉西他滨+卡铂(GC)联合 BEV 组中位 PFS 期显著优 于安慰剂组(12.3 个月对 8.6 个月),但并未转换为总生 存(OS)的 获 益 。 详 见《临 床 肿 瘤 学 杂 志》[J Clin Oncol 2012,30(17):2039]。
点评
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 基于 GOO-0218 和 ICON7 两项重要的Ⅲ期临床试验,将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推荐作为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 后。这些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治疗 中的重要意义。尽管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
4 项Ⅲ期临床试验均获得了成功,但围绕贝伐珠单抗的 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关键问题是对研究终点及 成本效益的解读。尽管 OS 仍作为临床试验终点的金 标准,PFS 越来越多地被选择作为替代终点,但因后续 治疗的影响,时常会出现 PFS 获益并不能转化为 OS 获 益的情况,这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质疑替代终点 的有效性。另外,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贝伐珠单抗在 一线治疗中的经济学分析提示,贝伐珠单抗并不具有 成本效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小华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
研究
美 国 妇 科 肿 瘤 组(GOC)开 展 的 一 项 非 劣 性 研 究(GOC LAP2)比较了Ⅰ~ⅡA 期子宫内膜癌接受传统开腹 手(920 例)和腹腔镜手术(1696 例)的预后差异,中位 随访 59 个月后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复发 风险差异很小。详见 J Clin Oncol [2012,30(7):695]。
点评
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成本效益比可跟开腹手术 媲美,并具有显著降低并发症的趋势,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腹腔镜手术作为子宫内膜癌手术的又一选择,该 研究提示其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小华
HPV 疫苗有望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研究
随机双盲 PATRICIA 研究探索了人类乳头状瘤病 毒(HPV)疫苗对 CIN 3+和原位癌(AIS)的有效性,研究 纳入 15~25 岁的健康妇女,累计性伴侣不超过 6 个,随 机予以 HPV-16/18 AS04 佐剂和对照 A 型肝炎疫苗。总 接种队列(TVC 组:接种至少一剂疫苗,不论其基线时 是否感染 HPV,代表性活跃人群)包括疫苗组 9319 例和 对 照 组 9325 例 。TVC-naive 组(基 线 时 无 HPV 感 染 证 据,代表尚未进入性活跃人群)包括疫苗组 5824 例和对 照组 5820 例。
4 年 最 终 结 果 公 布 显 示 ,无 论 HPV 感 染 类 型 ,在 TVC-naive 组和 TVC 组,HPV 疫苗对 CIN 3+总有效率分 别 为 93.2%和 45.6%,对 原 位 癌(AIS)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100%和 76.9%。 详 见《柳 叶 刀•肿 瘤 学》[Lancet Oncol2012,13(1):89]。
点评
HPV 预防性疫苗的研制成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使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得以实现,为消灭宫颈癌带来了希 望。HPV 疫苗接种虽已成为宫颈癌防控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 WHO 特别强调,不能因此影响行之有效的 筛查策略的实施。目前正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国 际基金组织的资助,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引入 HPV 疫 苗。关于 HPV 免疫机制及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接种 程序等的研究还将继续,如何合理调整与配置宫颈癌筛 查策略与疫苗接种规划,也有待循证医学的帮助。开发 新型、高效、价廉的 HPV 疫苗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总之,各国应加强协作,使 HPV 疫苗这一科学成果尽早 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刘继红
■ 国内进展
自体采样 HPV DNA 检测筛查宫颈癌或有效
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所领导的 团队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宫颈癌筛查大样本研究汇总分析《[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 Natl Cancer Inst2012 104:178)]显示,HPV DNA 自体采样(Self-HPV)检 测 可 作 为 目 前 资 源 欠 发 达 地 区 宫 颈 癌 初 筛 手 段 或 补 充,结果发现 Self-HPV 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和 CIN 3+的灵敏度分别为 86.2%和 86.1%,优于醋酸 染色肉眼观察(VIA),与液基细胞学(LBC)相当。
点评
HPV DNA 检测的普遍问题在于其特异性,若后续 没有更特异性的方法对 HPV 阳性者进行分流,那将该 方法用于常规宫颈癌筛查是不现实的。在有完善细胞 学筛查体系的国家,可采用 Pap 涂片或 LBC 来分流;而 没有该体系的国家,则可采用 VIA 来分流。
尽管该研究没有对人群接受筛查的兴趣和意愿进 行评估,但在引入新筛查手段之前,这些因素也非常关 键。目前尚不清楚在教育贫乏和对自体采样技术认识 不 统 一 的 人 群 中 ,该 研 究 结 果 是 否 可 重 复 。 对 于 将 HPV DNA 自体采样检测用于筛查,大部分女性关心的 是操作的正确完成和临床样本的可信度。因此,我们 应努力提高人群对 HPV 与宫颈癌的认知度,并有必要 提供更多该方法可靠性方面的研究结果。
另外,研究还应评估人群参与度及家庭式自体采 样的成本-效益比。在不同人口学和地理学特征背景 下自体采样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比仍有待研究。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 Petignat 和 Vassilakos
宫颈癌仍是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对我国人群进行大面积宫颈癌筛查中,究竟采用何 种方法进行初次筛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问 题。该研究结果尽管显示 HPV DNA 自体采样检测的 灵 敏 度 和 特 异 性 低 于 医 师 采 样 ,但 仍 有 较 高 的 灵 敏 度。因此,在我国大量开展宫颈癌筛查时,鉴于细胞学
医师缺乏,短期内无法满足筛查的需要,而 VIA 又有较高的漏诊率和假阳性率,不易长期使用,由筛查者自取 样进行 HPV DNA 检测不失为对宫颈癌进行初筛方法 的一种补充,但在推广应用中,需考虑 HPV DNA 试剂 盒与检测仪器成本费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魏丽惠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