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肺癌EGFR靶向药超全梳理,用法和不良反应一文掌握

作者:肿瘤新前沿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03-20
导读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总体五年生存率约为15%[1]。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2]。当肿瘤局限于肺部并且区域淋巴结扩散最小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然而,约70% 的患者在诊断时表现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不符合手术切除的条件。铂类化疗是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患者反应率大约为30-40%。

关键字:  非小细胞肺癌 | EGFR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总体五年生存率约为15%[1]。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2]。当肿瘤局限于肺部并且区域淋巴结扩散最小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然而,约70% 的患者在诊断时表现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不符合手术切除的条件。铂类化疗是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患者反应率大约为30-40%。

        然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导致中位生存期仅为8至10个月[3]。此外,30-60%接受治愈性手术的早期疾病患者发生复发[4,5]。因此,对于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细胞质激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可将重要的生长因子信号从细胞外环境转导到细胞。鉴于超过6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s)表达EGFR,EGFR已成为治疗这些肿瘤的重要治疗靶点。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厄洛替尼(OSI-774或Tarceva®)和吉非替尼(ZD1839或易瑞沙®)的I期和II期试验中,报告了对一种或多种化疗方案表现出耐药性的约10%患者的显着反应。

        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作用于EGFR靶点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的主要特点。

        EGFR靶点特点:

        1、45-50% 为Exon 19删除, 40%为Exon 21 L858R点突变;

        2、发病率:白人10-15%, 亚洲人20-30%;

        3、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非吸烟腺癌患者;

        4、形成新的T790M基因突变;

        5、癌症类型转变:在使用TKI药物的EGFR突变患者这可能会出现组织学转变,即非小细胞肺癌转变为小细胞肺癌;

        6、免疫治疗通常对EGFR突变的患者无效。

        目前的多数上市的EGFR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三代,我们依次对每代进行作用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建议等方面的总结。第四代EGFR多为暂未上市的药物,我们会对能够有希望克服T790M突变的药物进行总结。

        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2014-2015年出现。

        除此之外,厄洛替尼 还联合VEGF共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2018年出现。

        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2018年出现。

        T790M突变:据报道,EGFR T790M突变是对某些第三代抑制剂例如奥希替尼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也似乎是克服对第三代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性的理想靶点[6]。(本文参考文献6作出以下总结)

        目前可能有机会克服以上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

        (1) Alflutinib(AST2818) (已在中国获得批准)

        Alflutinib (AST2818)是第三代EGFR 抑制剂,可将 EGFR 与敏感突变和 EGFR 与 T790M- 介导的获得性耐药性突变相提并论。临床前研究表明,10和30 mg/kg Alflutinib组和10 mg/kg奥西替尼组对肿瘤生长的平均抑制分别为87%,100%和97%(数据未发表)。在大鼠和狗中,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奥西替尼,并且Alflutinib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数据未发表)[7]。

        一项 1 期临床研究(NCT02973763)招募了12 名具有 EGFR T790M 突变的 NSCLC 患者,以确定Alflutinib 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12例患者的ORR为58.3%,DCR为91.7%。值得注意的是,在20mg队列中观察到持续的肿瘤消退,并且在80mg队列中的一名患者中,肺肿瘤在2个治疗周期后完全消失,并且这种效果持续了8个治疗周期。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与其他EGFR抑制剂相比,Alflutinib 具有优越的剂量暴露线性关系和更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每日一次的给药条件[8]。

        随着 Alflutinib 临床试验的扩大,共招募了96例EGFR 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DCR和ORR值分别为95%和66.7%。17例脑转移患者中,病灶完全消失2例,病灶明显减少7例,病灶稳定8例,无前激反应。最佳颅内ORR为53%,所有患者颅内病灶平均减少42%。根据独立放射学审查委员会的评估,在116例患者的剂量扩展研究中,总体ORR为76.7%(116例中的89例),DCR为82.8%(116例中的96例)。此外,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ORR为70.6%(17人中的12人)。

        在IIb期、多中心、单组研究(ALSC003、NCT03452592)中,Alflutinib 在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中分别达到ORR和mpFS分别为73.6%和7.6个月,6周和12周时DCR估计分别为87.3%和82.3%[9]。根据NextMed数据库的最新数据,所有220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在第一/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有进展或内在T790M突变,接受Alflutinib ,显示ORR为74.1%,mPFS为9.6个月。这些结果相当于osimertinib的功效。

        总而言之,Alflutinib是一种有前途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靶向T790M突变,并已在中国获得批准。

        (2) Lazertinib(YH25448)(目前处于3期临床试验- NCT04248829)

        Lazertinib(YH25448)是一种活性化合物,与osimertinib相比,它在临床前模型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Lazertinib在激酶测定中显示出比osimertinib更高的选择性和效力,并且在具有H1975细胞的异种移植模型中以 3mg/kg 的剂量给药13天后,肿瘤抑制率为86.85%,而osimertinib组为7.24%。与osimertinib相比,lazertinib在EGFR突变脑转移模型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血脑屏障渗透率,可以有效治疗肺癌的转移性脑肿瘤。此外,拉替尼的皮肤毒性发生率也低于奥西替尼[10,11]。根据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详述的数据,76名T790M阳性患者的客观反应率(ORR)为67%;9例脑转移患者的颅内ORR为56%。

        在一项临床 1/2 期试验(NCT03046992)中,lazertinib通过剂量递增、剂量扩展和剂量延长试验以及有希望的临床活性,获得了可耐受的安全性。EGFR T790M阳性NSCLC患者达到57%的ORR(62/108)[12]。事实上,40mg 拉泽尔替尼治疗经历过全身进展(包括脑转移)的EGFR del19/T790M 突变型肺腺癌患者,颅内肿瘤减少了49.3%,颅外肿瘤减少了12.7%[10]。

        总之,拉泽尔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特别是考虑到其全身和颅内抗肿瘤活性,其可能比目前批准的 osimertinib更有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3) Abivertinib(AC0010)

        Abivertinib(AC0010)是一种不可逆的EGFR抑制剂,在ATP结合袋中与C797形成共价键。它选择性地获得EGFR激活和T790M突变[13]。在H1975和HCC827细胞中,AC0010 可以抑制 EGFR-Y1068 及其下游分子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口服 AC0010,每天500mg/kg,在异种移植模型中,EGFR L858R /T790M突变的肿瘤完全缓解超过143天。尚未发现动物模型中的脱靶效应和皮肤病变[14]。

        在一项剂量递增和扩张1/2期研究中,124名可评估的T790M阳性NSCLC患者分别获得了ORR和DCR 44%和85%。在大剂量 300mg 每日两次队列中,共治疗了32例患者,ORR和DCR分别为53%和90%[15,16]。7名脑转移患者的颅内PFS中位为142天。对5例脑转移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分析表明,血脑屏障渗透率仅为0.046-0.146%。根据安全性数据,接受阿比替尼治疗的受试者报告的不良事件主要是1级或2级事件[17,18]。

        阿比替尼治疗T790M阳性NSCLCs的II期临床研究在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宣布。在用推荐剂量的Abivertinib (300mg每日两次)治疗的200多名受试者中,90%的病变明显减少,ORR为52.2%,DCR为88.0%,中位DOR为7.6个月。

        BPI-7711的剂量递增临床1期试验(NCT03386955)数据在2019年北美肺癌会议(NACLC)会议上公布。共评估了128例T790M阳性NSCLC患者;所有患者的ORR为63.3%,DCR为93.8%。180 mg队列的ORR和DCR分别为73.1%和96.2%。此外,在180 mg队列中,51名脑转移患者也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ORR和DCR分别为44%和100%。因此,II期试验中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80mg,每天一次。

        目前可能有机会克服以上突变的第四代EGFR/TKI 如正在临床试验中。

        TQB3804 等

        TQB3804在2019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首次展示,并被证明不仅可以克服两种常见的三重突变(del19/ T790M / C797S和L858R / T790M/ C797S,IC50<1nM),从而导致第三代EGFR-TKI耐药性,而且比其他EGFR-TKI更有效地抑制EGFR T790M突变。在使用Ba/F3(EGFRdel746-750 / T790M / C797S)细胞的细胞系衍生异种移植(CDX)模型中,TQB3804抑制p-EGFR,p-AKT和p-ERK,表明肿瘤生长抑制是通过靶向三重突变EGFR发生的。TQB3804已正式进入I期临床研究(NCT04128085),有望成为首个克服EGFR C797S突变介导耐药性的第4代EGFR靶向抑制剂[19]。

        以下为有望上市的第四代 EGFR-TKIs的发展阶段

        对全部EGFR靶向药物的建议:

        1、多数建议空腹服用;

        2、痤疮样皮疹预防: 使用保湿药膏+温水洗脸+防晒+ 四环素(多西四环素100mg 一天两次或米诺环素100mg一天一次);

        3、痤疮样皮疹治疗:

        轻症: 甲硝唑膏剂;

        中-重:四环素;

        止痒: 抗组胺药物等。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