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突变型胰腺导管腺癌(PDAC)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对靶向和免疫治疗具有耐药性。在不同的PDAC亚型中,基底样间充质PDAC表现出最具侵袭性的表型和最强的治疗抗性,这是由等位基因失衡、基因剂量增加和随后高表达的致瘤性KRAS驱动的。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高通量联合药物筛选,并确定了MEK抑制剂Trametinib和多激酶抑制剂Nintedanib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其靶向间充质PDAC中KRAS指导的致癌信号传导。
KRAS突变型胰腺导管腺癌(PDAC)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对靶向和免疫治疗具有耐药性。在不同的PDAC亚型中,基底样间充质PDAC表现出最具侵袭性的表型和最强的治疗抗性,这是由等位基因失衡、基因剂量增加和随后高表达的致瘤性KRAS驱动的。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高通量联合药物筛选,并确定了MEK抑制剂Trametinib和多激酶抑制剂Nintedanib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其靶向间充质PDAC中KRAS指导的致癌信号传导。这种组合治疗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死亡,并启动一种上下文相关的免疫抑制癌细胞分泌体重塑。使用单细胞RNA测序,CRISPR筛选和免疫表型的结合,研究人员显示这种联合治疗促进肿瘤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浸润,从而使间充质PDAC对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敏感。总体而言,这项新的研究结果为这种侵袭性和治疗难治性间充质PDAC亚型开辟了新的途径。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肿瘤,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鼠临床前的动物模型中,一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了一种方法,利用两种癌症药物的靶向组合,使胰腺肿瘤可以通过免疫疗法治疗。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有前途的联合治疗方法也可以被证明对其他类型的癌症有效。
这项新的研究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elective multi-kinase inhibition sensitizes mesenchymal pancreatic cancer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by remodel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这种疾病几乎总是致命的,10年存活率约为1%。对于这些肿瘤中被称为间充质PDAC亚型的一个亚组,其预后特别差,即使最强的联合化疗也不能改善不良的临床结果。
间充质PDAC对检查点阻断等现代免疫疗法也无反应。“这有不同的原因。首先,肿瘤细胞表面很少有特征能使免疫T细胞识别出它们是“外来物”。第二,微环境的性质不允许治疗活性T细胞浸润癌症。因此,我们称其为免疫上的“冷”肿瘤,”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转化癌症研究教授Dieter Saur说。Saur是在慕尼黑Klinikum rechts der Isar大学医院的德国癌症协会(DKTK)合作地点工作的科学家之一。
提高免疫疗法治疗胰腺癌的成功率
如果这种微环境能够被重新编程以改善T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免疫治疗将有更好的成功机会。科学家们在人类胰腺癌细胞和小鼠身上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前实验,探索了这一假说。
曲美替尼(Trametinib)药物对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的癌症显示出早期的希望。因为间充质亚型的胰腺癌表现出这一途径的最高激活,因此,一种抑制这一途径的药物可能会提供治疗益处。然而,实验表明,仅用曲美替尼治疗是不够的。
有希望的联合疗法
因此,研究人员对人类PDAC细胞培养和小鼠癌细胞进行了418种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以确定其中一种药物是否能提高曲美替尼的治疗效果。他们发现尼达尼布(nintedanib),一种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当与曲美替尼联合使用时,会刺激T细胞浸润。Dieter Saur解释其潜在机制时说:“这两种药物的结合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癌细胞的死亡。它们还改变了肿瘤的微环境。”
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变化是否会使间充质胰腺癌变得敏感,以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通过对PDAC亚型肿瘤细胞移植小鼠的实验,探讨了这一问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Chiara Falcomatà说:“我们在小鼠身上观察到的反应表明,抗PD-L1免疫疗法改善了曲美替尼和尼达尼布联合治疗的效果。三联疗法显著改善了肿瘤的反应,导致高度侵袭性间充质PDAC亚型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这些结果是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这些结果代表了靶向治疗间充质PDAC的重要的第一步,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联合治疗也有可能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产生抗肿瘤免疫,从而改善治疗结果。
目前这项研究的几位作者在TranslaTUM工作,TranslaTUM是TUM的转译癌症研究中心。在这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中,医生与来自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同事一起研究癌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