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不同分子亚型的尿路上皮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差异反应分析

作者:AlexYang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1-12-09
导读

         新辅助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少数具有最高证据水平的治疗选择之一,但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之前,新辅助化疗的使用仍然较少。新辅助化疗使用率较低的原因是治疗相关的毒性和绝对生存益处不高,在5%至10%之间。目前,还没有用于临床来减少无反应者过度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代表了一个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和研究的重大挑战。

        新辅助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少数具有最高证据水平的治疗选择之一,但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之前,新辅助化疗的使用仍然较少。新辅助化疗使用率较低的原因是治疗相关的毒性和绝对生存益处不高,在5%至10%之间。目前,还没有用于临床来减少无反应者过度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代表了一个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和研究的重大挑战。

        当前,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还没有组织生物标志物可用于临床预测新辅助化疗的反应。

        近期,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在《Eur Urol》杂志上发表文章,调查了不同的分子亚型如何影响行术前顺铂化疗患者的病理反应和生存率。

        研究人员通过肿瘤转录组分析和免疫染色,对包括149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进行了分类。一个只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队列和公共数据集用来进行比较和外部验证。在预定的分子亚型中,研究人员比较了膀胱切除样本的完全病理反应(ypT0N0)和生存率。探讨了分子亚型之外的差异性基因表达和化疗反应。

        结果表明,在新辅助化疗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基因组不稳定(GU)和上皮(Uro)肿瘤患者的完全病理反应比例较高(分别为16/31[52%]和17/54[31%]),而基底/鳞状(Ba/Sq)亚型的患者中完全病理反应的比例为5/21(21%)。在调整了临床分期后,与Ba/Sq肿瘤相比,分子亚型与GU肿瘤(危险比[HR]0.29,95%置信区间[CI]:0.11-0.79)和UroC肿瘤(HR 0.37,95% CI:0.14-0.94)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独立相关。此外,编码Osteopontin(SPP1)基因的表达对化疗反应有亚型依赖。

        分子亚型与临床分期与新辅助化疗的癌症特异性生存有关

        综上所述,类管腔型尿路上皮癌亚型对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反应更强烈。第二代亚型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如SPP1,可能是MIBC新辅助化疗中,开发更精准治疗方法的一个方向。

        原始出处:

        Gottfrid Sjödahl , Johan Abrahamsson , Karin Holmsten et al. Different Responses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Molecular Subtypes. Eur Urol. Nov 2021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