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等。如果有这些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等。如果有这些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但儿童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有时候会以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比如骨关节疼痛、牙龈肿胀、局部肿物等。这个时候,医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血常规结果了。
常见的误区是:孩子的血常规是正常的,肯定不是白血病。其实没这么简单。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我们关注的主要指标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白血病患儿的血常规结果可谓是千变万化。来看一篇临床研究的数据报告,该研究回顾性收集了 2015年6月-2018年12月某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并最终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12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他们初诊时的血常规结果见表1。
表1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组合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异常的情况下,患白血病的可能性确实非常大,但也有白血病患儿血常规显示无异常。
所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即使在血常规正常的情况下,也不能除外白血病!
仅靠血常规容易误诊
血常规正常——易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痛常是小儿白血病的首发症状,这是由于骨髓腔内大量白血病细胞增生、压迫、浸润、破坏骨膜、骨皮质和关节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早期血常规有时可以完全正常。有报道称骨关节症状甚至可以在血液学改变几个月前就出现,因此特别容易被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血常规异常——易误诊为其他血液疾病
当血常规仅存在一项血液指标异常的时候,也特别容易被误诊,比如:
仅有白细胞升高→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感染;
仅有贫血→容易被误诊为营养性贫血;
单独白细胞减少,或者单独血小板降低→经常误诊为病毒感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如何准确诊断呢?
诊断白血病的金标准是骨髓穿刺,但因为骨髓穿刺属于有创操作,家长对此总是抱有几分恐惧和担心。如果孩子的血常规白细胞高于正常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下血涂片,做一个外周血细胞分类,请检验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幼稚细胞,如果发现了幼稚细胞,就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线索了。
但是,对前面122例白血病患儿的血涂片检查数据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在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的时候,幼稚细胞检出率高;在白细胞正常尤其是减少的时候,幼稚细胞的检出率则明显下降。因此,血涂片不能完全取代骨髓穿刺检查!
表2 白细胞计数水平不同的患儿幼稚细胞的检出率
诊断白血病,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结果综合确诊。对于骨髓穿刺,家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儿科常规操作。
骨髓穿刺的适应症:
①出现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
②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③出现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
④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⑤骨髓活检,微生物培养,寄生虫检查等。
好医友指出,目前白血病的发病率毕竟不是很高,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仅为3/10万-4/10万人口,家长们在看到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后也不必过分惊恐,可以找儿科医生,结合孩子的病史、查体等情况,先综合大致判断一下。如果对检查结果确实有怀疑时,可以行骨髓穿刺来明确。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疗效,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好于成人,已不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在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是保障疗效的重要法宝。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