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我们开始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浙江省仙居县食管癌普查项目中发现的和我院胃镜检查发现的24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形增生及早癌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46-78岁,平均59.5岁。
资料和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浙江省仙居县食管癌普查项目中发现的和我院胃镜检查发现的24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形增生及早癌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46-78岁,平均59.5岁。18例为单纯食管黏膜病变,2例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残食管黏膜病变,2例为食管癌放疗后原正常食管区域黏膜病变,1例下咽癌术后残食管黏膜病变,1例肺癌放疗后食管黏膜病变。15例食管病变为1处,6例2处,3例3处或以上。所有患者术前均做胸部CT及腹部B超以排除可能的转移病灶。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可能获得的益处和风险。采用Olympus GIF-Q260、GIF-Q260J电子胃镜,IT刀(KD-610L), Hook刀(KD-620LR), Coagrasper(FD-410LR),NM-4L-1注射针,FD-1U-1热活检钳,HX-110LR、HX610-90止血夹,ERBE ICC-200高频电切装置和APC300氩离子凝固器。ESD治疗过程中胃镜头端附加透明帽。
患者取左侧卧位,右上肢建立静脉通路,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指脉搏血氧饱和度;开始ESD术前肌肉注射654-2针10 mg,必要时追加10 mg抑制消化道蠕动。
食管病变先行超声内镜(EUS)检查明确病变的深度,黏膜下层结构清晰完整、无异常增厚、无浸润样低回声改变,提示可行ESD治疗(图1);然后行Lugol液染色以明确病变范围(图2);应用氩气刀或针形刀于病灶边缘每点间隔约2 mm进行1圈电凝标记后一般在近口侧标记外侧再标记(图3),以便病灶切除取出后可在体外辨别方位,如边缘仍有异形黏膜残留,可再行补救切除。将0.8 ml亚甲蓝、2ml肾上腺素和250 ml甘油果糖配成混合溶液,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每点约2ml,可以重复注射直至病灶充分抬起。应用头端外露1~2 mm针形切开刀及IT刀沿标记点外侧切开黏膜。应用Hook刀或IT刀对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需多次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肌层分离;如遇小的动、静脉出血,及时止血,保持创面的视野清晰,避免盲目剥离时误伤较大血管至难以控制的出血,或割断固有肌层致穿孔。切除病灶后对于创面可见的小血管,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凝固治疗,必要时使用电热止血钳或钛夹(图4)。
所有切除的病灶送病理检查,如病理显示异形细胞局限在黏膜层或仅侵犯至黏膜肌层(图5),术后可定期随访;如病理显示异形细胞已突破黏膜肌层,侵犯至黏膜下层,建议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
ESD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4 h。术后第1天禁食,常规补液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止血药物,观察头颈部有无皮下气肿。必要时胸部X线检查了解有无纵隔气肿和气胸。术后第2天如无出血和气肿,可进流食,第3天进软食、冷食。
术后2、6和12个月复查胃镜、X线胸片及相关肿瘤指标。以后每年随访。
结果 24例患者术前活检,均经病理证实为中重度异形增生,部分患者伴癌变。超声内镜显示黏膜下层结构清晰完整,从食管上段(距门齿20 cm)至贲门均有分布,可累及食管四壁,形状各异,多数呈不规则“地图形”,最大范围4 cm ×3 cm,最小1.2cm ×0.6 cm,大多集中在1-3 cm之间。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手术,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240 min,平均90 min。1例病变已侵犯至黏膜下层,术后转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1例切缘部分为轻度异形增生,术后定期观察,未进一步处理;其余病例均完整切除,无基底或水平残留。
18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持续约1-3天逐渐缓解。术中平均出血量约为50 ml,无术后出血现象。3例出现颈部皮下少量气肿,术后2-4天逐渐消散;3例中有1例术后合并出现胸腔少量积液,伴低热,经禁食、抗感染治疗1周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22例术后2个月的胃镜显示食管创面均已愈合。随着切除病灶占食管周径比例的增大,术后出现管腔狭窄的程度加重,1例病灶占食管周径为3/4者,术后出现管腔狭窄的程度最重,直径0.9 cm,该患者进食半流质时无异常,进普食时有梗阻感,经过球囊(直径为1.5 cm)扩张后,症状缓解。无复发或转移病例。
讨论
食管癌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因此,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当食管病变局限在黏膜层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比较安全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法,长期随访生存率与外科手术相似。但当病变范围较大时,不能做到完整切除,而ESD恰恰可以做到病灶完整切除,但其操作难度较大,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EMR要高。
ESD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和食管狭窄。本组术中均有出血,但经内镜下及时处理(小血管经电凝、氩离子凝固,较大的血管经止血夹夹闭)均可止血,所有病例无术后出血,此与许多报道相同。穿孔是ESD术后的另一并发症。食管壁黏膜层薄,固有肌层只有横行和纵行肌层,缺乏斜行肌层,无浆膜层,且受呼吸和心跳的影响,因此食管ESD易穿孔或皮下气肿,但与施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病灶的部位与大小密切相关。本组3例出现颈部皮下少量气肿,均因黏膜下组织暴露较差,切割的安全距离较小,切割时损伤到横行肌层,但未损伤至纵行肌层,在用透明帽反复推挤黏膜下组织和注气过程中,气体可能透过纵行肌层的缝隙弥散至皮下。相关报道显示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为5%-17.2%,主要与病灶占食管周径范围的大小有关。
ESD术后并发症防治的重点在于预防,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可使黏膜下血管收缩。(2)黏膜下充分注射使病灶抬起,一方面可压迫血管,另一方面切割时有充分的安全距离。(3)病灶环切时,应先从病灶的高点开始切割。(4)做完环切后,开始黏膜下剥离。黏膜下剥离是最容易造成并发症的环节。剥离时需反复黏膜下注射以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先从高点开始逐渐向低点剥离。剥离时始终保持视野清晰可控,遇见黏膜下大血管时,先凝固再切断。剥离时应尽量在直视下切割,应限制刀的长度(1.5~2.0mm),刀头远端需在视野范围内。无法实现直视时,可尝试改变位置或角度从其他地方先剥离;亦可使用IT刀剥离,刀身尽量与固有肌层平行,剥离时需经常中断操作,抬起黏膜仔细观察切割的情况,切记不要追求一次性切割到位,避免切断固有肌层。如果发生穿孔,可用金属夹封闭穿孔。施术者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5)术后充分处理创面,对暴露的血管、出血部位应用电凝或氩气刀处理,以减少术后出血。(6)术后应用止血药及抑酸药,如创面较大或离贲门较近,应加强止血及抑酸治疗。
总之,ESD术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已行开胸手术、放疗后或不愿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价值更大。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