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肿瘤

阿帕替尼联合S-1治疗方案开展新一轮晚期肺鳞癌临床试验项目

作者: 陈妮 来源: 日期:2020-11-11
导读

         肺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类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其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是对肺鳞癌而言,尚无特异性的分子靶标药物,因此,过去的十几年中,晚期肺鳞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仍

关键字:  肺鳞癌 

        肺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类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其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但是对肺鳞癌而言,尚无特异性的分子靶标药物,因此,过去的十几年中,晚期肺鳞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仍旧是含铂双药的化学治疗,分别为一线化疗和二线化疗。然而,大多数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均经历了一线、二线治疗失败后无药可用的状态。俗称“抗癌神药”的阿帕替尼作为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肺鳞癌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对化疗、放疗敏感,但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治疗一全身化疗为主。曾有临床试验显示阿帕替尼对多个瘤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已经经过多线治疗、肿瘤负荷严重、无标准治疗的病人,带来了新的生机。阿帕替尼能够缓解组织缺氧,重塑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使之更有利于免疫疗法,减缓了肿瘤生长,虽然仅有两成的有效率,却成为更多患者在癌症治疗时的另一种选择。

        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史清明教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专家叶斌医师等数十位专家发表了一项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为晚期肺癌治疗方式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研究团队用将近两年时间融合了治疗肺鳞癌的阿帕替尼以及口服的化疗S-1药物,纳入晚期肺癌的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为二线及二线以上的晚期肺癌患者,旨在探索阿帕替尼联合S-1 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成果表示,与标准化疗相比,阿帕替尼加上S-1对晚期肺鳞癌这两种口服药物的联合化疗能进一步提高肺鳞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与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近日,研究团队已经投入进行新一轮的临床试验,相信此类的治疗方式前景可期。

        此项临床研究的发起人史清明教授为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会员、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肿瘤专家组的成员以及主任委员。“超过六成的肺鳞癌患者在诊断时肿瘤已出现侵袭或转移性病变。约三成的患者在初诊时就有远处转移,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转移,而超过八成的患者最终死于转移性病变。因此,转移是肺癌患者最严重的挑战,也是肺癌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史清明教授表示,“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血管生成使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并且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是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关健缓解。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其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体内及体外均有很高的活性, 可通过抑制VEGF/VEGFR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这一研究试验成果表示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S-1口服药物,将成为治疗肺鳞癌的重要策略。”

        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率先在胃癌的治疗中取得突破。而在肺癌领域,尤其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将是一大优势选择。研究显示含铂化疗失败后,二线或三线口服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肺鳞癌的客观有效率(ORR)达到史无前例的48.1%,疾病控制率(DCR)则飚至88.8%。安全性方面,研究团队总结了一系列治疗的所有不良反应数据(AEs)发生率为79.4%,包括手足综合征、肺部感染、高血压、疲乏等等。严重不良反应(AEs)发生率为23.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总体安全性可接受。临床试验成果表明阿帕替尼+替吉奥联合治疗客观缓解率达48.1%,而过往标准二线治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的客观缓解率一般只有10%左右,二线单药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也只有20%左右,研究结论显示阿帕替尼加S-1是有潜力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

        联合多位肿瘤界专家发起的“阿帕替尼联合S-1治疗晚期肺鳞癌”临床研究,曾被刊登在2018年第29期的英国知名《肿瘤学年刊》上,获得国际认可。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叶斌医师表示: “我们的临床研究成果显示并证实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鳞癌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相关患者可在家口服治疗,不仅使用方便、减少住院时间,更能改善患者的依从性。阿帕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而S-1也可引起手足综合症,在该临床研究中我们还关注了毒副反应以及两种药物联用是否加重。”叶斌医师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的主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持有多个肿瘤类发明专利,是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临床科学家。关于研究团队在新一轮的试验项目上会在哪些方面继续推进阿帕替尼肺癌领域的研究,叶斌医师表示:“我们将在新一轮的研究上增加样本数量,观察整体疗效是否往好的方面改善。而且,我们还将进行阿帕替尼、S-1、阿帕替尼联合S-1这三种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相信增加数据对治疗的选择帮助会更大”。

        口服药物相比注射型药物要方便安全,因此口服给药是未来药物研发需要满足的临床需求之一,而阿帕替尼开拓了口服治疗的抗癌模式。基于专家团队研究的结果,阿帕替尼联合S-1 在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都得到了初步的证实,期待他们此轮更深入的临床研究能不断突破,为更多肺鳞癌患者与家属带来佳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