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 老先生今年已经88岁,但身体依然硬朗,精气神十足。他曾说,自己是个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如今也已是80后,不过肿瘤至今还没能入侵成功。下面,让我们听听他有什么防癌心得吧。 1、吃七分饱马上离开饭桌 有时我去接小孙女,在门口看出来的小朋友们,至少10%是小胖子。 孙院士非常担忧肥胖会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包括前列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 因为曾经得过高血脂,孙院
老先生今年已经88岁,但身体依然硬朗,精气神十足。他曾说,自己是个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如今也已是“80后”,不过肿瘤至今还没能入侵成功。下面,让我们听听他有什么防癌心得吧。
1、吃七分饱马上离开饭桌
“有时我去接小孙女,在门口看出来的小朋友们,至少10%是小胖子。”
孙院士非常担忧肥胖会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包括前列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
因为曾经得过高血脂,孙院士不吸烟、少饮酒,尽量不参加聚会,一般都回家吃饭。
他每天只吃七分饱,如果抵挡不住诱惑,就在感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立马离开饭桌,绝不待久。
在过去50年间,我国居民肿瘤发病率增长了一倍,并仍在持续增长。
不少肿瘤都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
孙院士认为,。比如:
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
吸烟人数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
夫妻生活混乱、感染HPV则使得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等,
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2、像给汽车年检一样体检
孙院士每年都进行认真体检。
“我常开玩笑说,你怎么那么不在乎你自己?你有一辆车,虽然一天开不了几小时,但你每年一定要送去年检。”
身体的脏器辛辛苦苦为我们“服务”一年,每年都要好好检查,体检可以看出你的健康情况,最重要的是查出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
“每年健康查体就像一个表,擦擦油泥。别认为这是没病找病,别等车闸坏了、撞桥底下去了你再改,就太晚了!”
孙院士送大家一个忠告:
3、一年都不生一回气
现在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早已引起重视,还有学者直接将癌症称为“心身相关性疾病”。
精神因素为何会导致癌症呢?
孙院士解释,过度紧张在医学里有一个“应激”的说法。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自身防卫没了,你把你的“警察”都撤了,坏人自然会乘虚而入。
孙燕院士笑称,他一年都不生一回气。
我为什么不享受我现在的生活,我生什么气呢?又何必要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呢?”
怎么做到的?孙院士说:“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无论如何,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太多了,比我困难的时候也好多了。
有时间的话,孙院士就和夫人到公园赏花、拍照,他还有练书法、听音乐、读书的爱好,这些都会使他心静平和。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