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我国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治疗手段改善不断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央广网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17-11-12
导读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金宝搏版本 术年会11月1012日在天津市举行。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金宝搏版本 分会、天津市赵以成医学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此次会议主要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广泛的交流,尤其对危害人体健康最大的、发病率最高的、治疗最困难的脑胶质瘤及脑转移

关键字:  神经系统肿瘤 |  | 发病率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金宝搏版本 术年会11月10—12日在天津市举行。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学会神经金宝搏版本 分会、天津市赵以成医学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此次会议主要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广泛的交流,尤其对危害人体健康最大的、发病率最高的、治疗最困难的脑胶质瘤及脑转移瘤在诊断、治疗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

        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脑系肿瘤科主任李文良介绍,当前我国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以1%至2%的速度增长,发病率为每年14.8/10万,大约有一半组织学恶性,在美国每年新诊断为良恶性脑肿瘤患者有43800例,其中接近12760死亡.其中恶性脑胶质瘤是威胁病人生命的最常见的原发颅内肿瘤,也是治疗最为困难的肿瘤。恶性胶质瘤最常见的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病平均年龄大约40岁,而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的平均年龄大约53岁,胶质母细胞瘤男性更多,男女之比为1.5:1.。

        李文良表示,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也是造成治疗困难的另一个重要这因素,如干细胞在发病机制及对治疗的抵抗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为不同的成熟细胞的能力,它们通过逃避控制增殖、分化、凋亡的机制转化为肿瘤干细胞,进而演变为胶质瘤。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立体定向定位、术中核磁共振、功能核磁共振、皮层功能定位、术中唤醒及PECT辅助手段的应用已很大程度提高了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目前手术的原则仍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切除肿瘤,因手术切除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最重要的手段。另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是放疗,放疗主要是针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最大限度的控制肿瘤复发。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给治疗带来了新的生机,替莫唑胺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化疗药物,副作用小,有效率相对较高。现今,手术、同步放化疗及后续化疗是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近几年采用的卡氮芥缓释剂、电子场治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起着一定作用。目前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病人的年龄、卡氏评分、手术切除程度及基因检测的结果,未来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有可能是攻克恶性胶质瘤的重要手段。

        另外,脑转移瘤也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肿瘤,它是指全身恶性肿瘤继发播散进入脑组织产生的肿瘤,可通过血行播散或直接侵犯,是全身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预后极差,是全身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李文良表示,随着全身恶性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生存期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对该疾病认识的增加和诊断技术的改进,脑转移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位于颅内肿瘤的第一位。脑转移瘤的治疗理念近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对脑转移瘤的治疗一直处于消极态度,大多给予激素、全颅放疗等姑息治疗,平均生存期只有2-4个月。随着手术设备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已经逐渐被认同,伴随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马刀、射波刀等)技术的进步,治疗方式的增多,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期,达到18-24个月,部分病人的生存期可达到4年以上。随着对转移瘤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认识,靶向治疗已成为脑转移瘤不可忽视的治疗手段,临床已经显示部分脑转移瘤病人靶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相信未来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可能成为脑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科学家及医学家未来将发现许多新的靶点及新的靶向药物,为脑转移瘤患者带来新的福音,也是目前科学家及医学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