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研究揭示微生物影响大肠癌患者化疗效果分子机制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期:2017-08-30
导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房静远团队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Weiping Zou 团队首次揭示复发大肠癌患者中肠道具核梭杆菌丰度明显升高,是导致 5 -FU(5- 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并阐述了其引起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上。

关键字:  大肠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房静远团队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Weiping Zou 团队首次揭示复发大肠癌患者中肠道具核梭杆菌丰度明显升高,是导致 5 -FU(5- 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并阐述了其引起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上。

        肠道菌群紊乱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然而肠菌改变是否影响大肠癌化疗效果,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多种动物体内的无芽孢专性厌氧杆菌,既往一直被视为人体尤其是口咽部的正常菌群之一,但很少存在于正常人大肠黏膜内。

        该研究以大肠癌化疗(包括 5 -FU 和奥沙利铂)后复发及不复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肠黏膜 DNA 测序分析,发现复发患者中肠道具核梭杆菌丰度明显升高;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确认具核梭杆菌的丰度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从细胞模型、动物实验及临床人群队列等多个层次,首次揭示具核梭杆菌对大肠癌化疗疗效的影响,并阐释了具核梭杆菌导致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预测大肠癌化疗效果、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也为改善大肠癌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