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该中心马骏教授团队联合国内8家医疗机构协同创新,近期在鼻咽癌临床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的两项重要进展。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该中心马骏教授团队联合国内8家医疗机构协同创新,近期在鼻咽癌临床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的两项重要进展。这些成果在前不久揭晓的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榜上有名,且为今年广东省唯一入选项目。其中一项本报此前曾以《中国科学家推翻现行晚期鼻咽癌标准治疗方案》为题予以较为详尽的报道。而另一项成果则标志着我国鼻咽癌个体化治疗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据介绍,该项成果由马骏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念永教授团队通过历时3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由5个miRNA构成的分子标签能很好地预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成果以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形式,再次发表于The Lancet Oncology(2012 May 3 [Epub ahead of print])杂志上。
以往,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TNM临床分期进行不同手段的综合治疗。然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示恶性肿瘤治疗应由基于表型的循证医学模式向基于基因的个体化医学模式转变。如:乳腺癌、肺癌等肿瘤根据不同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预后预测及相应的个体化靶向治疗并取得成功。MiRNA在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可通过靶向作用于mRNA而促进鼻咽癌的恶性表型。
该研究收集了465例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石蜡标本,通过芯片和定量PCR检测,发现miRNA分子标签和TNM临床分期联合构建的预后危险评分模型,能更好地预测预后。因此,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准确筛选出治疗效果较差的鼻咽癌患者,并给予特异性的治疗并改善预后。
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同期评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准确筛选出治疗效果较差的鼻咽癌患者,并给予特异性的治疗并改善预后,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骏还透露,以该学术成果为基础,相关靶向药物已由国内知名药企自主研发并进入临床一期试验。从肿瘤防治中心12例受试情况看,有4例是明显有效的。马骏说,目前中晚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为50%左右,应用分子标签预测后的个性化治疗,预计可提高10%的生存率。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