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肝癌研究 40 余年,由于早诊早治,看到肝癌已从不治之 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我们研究所住院肝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从1960 年代的 4.6%提高到近十年的 42.1%,这个进步完全是由于小肝 癌手术切除比例的增高。然而小肝癌手术切除的 5 年生存率在过去40 年间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提高,始终徘徊在 57%左右,瓶颈在于术 后的肿瘤转移复发。
我从事肝癌研究 40 余年,由于早诊早治,看到肝癌已从不治之 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我们研究所住院肝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从1960 年代的 4.6%提高到近十年的 42.1%,这个进步完全是由于小肝 癌手术切除比例的增高。然而小肝癌手术切除的 5 年生存率在过去40 年间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提高,始终徘徊在 57%左右,瓶颈在于术 后的肿瘤转移复发。至今,各种实体瘤中,5 年生存率超过 50%的仍 寥寥无几,发达地区只有大肠癌、宫颈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展中 地区则仅有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这提示癌症研究虽有进步,但仍然 是一大片处女地,有待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有所改善,如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肿瘤医学便提 到议事日程。所谓中国特色,我以为主要是两点:一是结合国情能 “多快好省”地治好患者,这就要有原创的理论和技术,需要辩证思 维,包括中西医结合;二是有崇高的医学人员形象,这需要有魅力、亲 和力,为世界患者所向往。
一分为二看待事物
现在肿瘤临床天天用的几乎都是来自 西方的东西,对于来自西方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固然要学习,但也要有一分为二的思 维,尤其是我们所从事的专业,切忌偏爱。
例如,我搞外科,总容易看到外科的优 点多,看到缺点少;搞放、化疗的,也容易看 到各自领域的疗效,虽然也注意其副反应, 但 很 少 注 意 还 有“ 反 作 用 ”(Cancer Res,2008)。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种例子无处不在,例如砒霜(三氧化二砷) 是毒药,但也是治疗 M3 型白血病的有效药 物。只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才能找到其不足,设法去补台,疗效才可能进一步提高。
一分为二地看待“消灭肿瘤疗法”
近百年来,在抗癌战争中,发展了不少旨 在 杀 灭 肿 瘤 的 疗 法 ,取 得了 肯 定 的 进 展。可以说,20 世纪临床抗癌战的历史就 是消灭肿瘤疗法的历史。
但手术、放疗、化疗、局部治疗等,既有 “正效”也有“反效”。“正效”大家都看到,不 然就不会去使用它,但人们常忽视“消灭肿 瘤疗法”的“反效”。
我们在最近几年的试验研究中发现, 这些疗法由于导致缺氧和炎症等,引起上 皮- 间 质 化(EMT),最 终 常 促 进 残 癌 的 转 移,这个 EMT 的过程常伴有一系列基因的 改 变 。 例 如 我 们 发 现 放 疗 可 促 进 残 癌 转 移,这和上调 TMPRSS4 分子有关。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临床上经常用 的一些“无关”药物,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的阿司匹林、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干扰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抗炎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 减轻“消灭肿瘤疗法”的“反效”。我们发现 一个含 5 味中药的小复方“松友饮”也有这种作用。
一分为二地看待“消灭肿瘤疗法”并不 是去否定它,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我以为,这才是提高现有疗 法疗效的捷径。
一分为二地看待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到了收获期,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分子靶向治疗,它已 经成为化疗后又一个里程碑。但越来越多的 文 献 提 示 ,针 对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VEGF)的靶向治疗促癌侵袭转移,停药后 肿瘤又迅速生长(Lancet Oncol,2010)。我 们的实验研究也提示,公认对晚期肝癌有 延长生存期作用的索拉非尼,也同样可促 进残癌的转移,其机理和索拉非尼引起的 炎症(如巨噬细胞)反应有关;而用于治疗 癌症骨转移的唑来膦酸,由于能清除巨噬 细胞,如果和索拉菲尼合用,就可以提高疗 效(Clin Cancer Res,2010)。
一分为二地看待免疫力
以前认为,提高免疫力总是好的,但近 年认识到免疫有双重作用,在纪念美国抗 癌 战 40 周 年 之 际 ,2011 年 的《 科 学 》(Science)杂志出了一个专辑,其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免疫的双重作用,即既有保护宿 主作用,也有促进肿瘤作用,临床需要综合 考虑。回顾我们早年使用卡介苗的足三里 穴位皮内注射,的确看到有些患者的病情 好转,而有些患者则恶化。
年过八十再回顾一生,感到如果能做成一两件新的 、对 患 者 确 实 有 用 的 东 西 就 不 错 了 。 人 的 精 力 有 限,一定要抓住重点,才能形成特色。我以为,重点应 该 是 主 流 范 围 内 的 1~2 个 方 向 ,切 忌 面 面 俱 到 ,更 忌 见异思迁。面面俱到便没有重点,见异思迁就无法持 之以恒,浅尝而止就难以形成特色。
抓住重点形成特色
我年轻时感到无所不能,但年过八十 再回顾一生,感到如果能做成一两件新的、对患者确实有用的东西就不错了。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抓住重点,才能形成特色。
我以为,重点应该是主流范围内的 1~2个方向,切忌面面俱到,更忌见异思迁。面面俱到便没有重点,见异思迁就无法持之 以恒,浅尝而止就难以形成特色。世博会 我看了多次,印象最深的是英国馆,因为它 只突出“种子”一样东西。这里举两个我亲 历的例子加以说明。我们有幸获得两个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样是抓住重点形成 特色的结果。
对亚临床肝癌的认识
40 年前我从事肝癌事业之初,肝癌是 “急转直下的绝症”,原因是患者就诊太晚, 因此“早诊早治”便是关键,但文献中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于是,我们全所围 绕这个重点,反复实践,反复修正认识,一 干就是十几年。
首先,我们使用国外发现的甲胎蛋白(AFP),通过长期随访检测肝癌高危人群的 血 AFP,发现肝癌有一个较长的无症状(亚 临床)期,于是提出“亚临床肝癌”是治疗肝 癌的最佳时机。我们根据对肝癌高危险人 群多次检测、随访和手术验证,发明了单纯 用 AFP 动态曲线来诊断无症状的小肝癌(那 时没有超声显像,也没有 CT)。
接下来我们又提出,以局部切除代替 肝叶切除治疗伴肝硬化的小肝癌,从而达 到既切除肝癌,又使手术死亡率降低 10 倍。 最后一关是解决了用再切除治疗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从而提高了疗效。
这些临床改革的结果,最终使肝癌切除后 5 年生存率倍增(小肝癌为 57%,大肝 癌为 31%),救活了大批患者,获得一条过 去教科书从未见到的生存率曲线,并在国 内外推广。
当年这些结果,因为国外没有而我们 有,所以被收录在几本最权威的国际专著 中 。 国 际 肝 病 学 奠 基 人 Hans Popper 认 为 “‘亚临床肝癌’概念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 癌的重大进展”,为此这一研究结果获 1979 年美国金牌奖。
据了解,当年因为未能解决术后复发 转 移 的 问 题 ,国 内 很 多 研 究 单 位 纷 纷 下 马。我们如果未能始终抓住这个重点,未 能 持 之 以 恒 ,就 不 可 能 形 成 特 色 ,获 得 成 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选题是从临床实 际需求出发的,而不是从文献中去找的。
一 个 阶 段 只 能 有 一 个 重 点 ,持 之 以 恒 ,坚 持 十 几年,才有可能形成特色。我曾经计算,获得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每个需要 13 年的时间。
建立高转移人肝癌模型
20 年前,癌转移复发是进一步提高疗 效 的 瓶 颈 ,围 绕 这 个 重 点 ,我 们 又 全 力 以 赴攻关。单是建立高转移细胞系就经历了78 次失败,终于用了 12 年的时间,参照逆向 思维(过去癌转移的‘种子与土壤’学说,认 为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生长,而我们 发现不同的土壤也可影响种子的特性),建 成首个、也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高转移人 肝癌模型系统,解决了研究癌转移的平台,用于筛选对转移有预防作用的药物。
应用这个模型,我们发现干扰素有预 防 肝 癌 切 除 后 癌 转 移 复 发 的 作 用(Hepatology,2000),经 临 床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证实,已使患者受益。
这个模型已在全球包括美国、英国、德 国等近 200 家科研机构推广。我们在肝癌 转移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世界权威专著 的认可,收录在癌转移研究权威 Welch 等主 编 的《 癌 转 移 :生 物 学 背 景 及 其 治 疗2011)》以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Wang 等 主编的《肝癌的分子遗传(2011)》专著中。
心得
上面两个例子提示,一个阶段只能有 一个重点,持之以恒,坚持十几年,才有可 能形成特色。我曾经计算,获得国家科技 进步一等奖,每个需要 13 年的时间。
当前医学文献浩瀚,光是医生从事的专业,不睡觉也看不完。为此,就要思考当 前癌症临床研究的重点是什
么。我个人认 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早 诊 早 治 这是过去、现在和可预见 的未来提高疗效的关键。由于 AFP 阳性只 占肝癌的半数左右,因而需要寻找 AFP 以 外,能够“多快好省”地早期诊断肝癌的新 的生物标志物。
综 合 治 疗 癌症是多基因参与、多阶 段形成、包含多个环节的复杂疾病。例如, 我们曾发现肝癌转移至少和 153 个基因有 关(Nat Med,2003),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基 因的分子靶向治疗显然不够,需要研究多 靶点的治疗。为此,综合治疗是治疗癌症的必由之路,是癌症研究的长远战略方向。
综合治疗有两个含义,一是根据不同 的病型和病期选用不同的疗法,二是对癌 症采用多种不同疗法的综合和序贯应用, 后 者 更 为 重 要 。 过 去 的 综 合 治 疗 模 式 是“消灭+ 消灭”模式,如术后加放化疗;今后 需关注“消灭+ 改造”模式,如术后加免疫、 抗炎治疗等。
改造残癌 这是提高现有疗法疗效的 突破点。我们不但要消灭肿瘤,还要重视 改造那些残余的肿瘤,一味采用消灭肿瘤 的办法已经证明未能完全解决问题,两条 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好。为此要探索 免疫、抗炎、分化诱导、中医中药等可能改 造残癌的办法。
癌 转 移 研 究 癌 所 以 不 同 于 良 性 肿 瘤,主要是癌能够转移,这是攻克癌症核心 所在。现已认同的观念是,癌症是全身性 病变,为此需关注癌转移的全身性干预。
大家如果认同,不妨在这几个领域找 准自己的位置。
年过八十,盘点人生,感到“人的一生,不在于做了几件事,而在于做成几件事”。我常说,一生做了两件 半事,如果严格一点,恐怕只有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 诊早治”,即使这一件,也是我们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
融汇东西创新学派
美国一位教授曾说“谁把握了东西方 两种世界观的长处,谁就会在 21 世纪获得 最大成功”。2011 年 1 月 10 日《文汇报》也 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的文章“融汇东西方 思维精髓,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作为中 国人,我提倡中西医结合抗癌,因为二者如 同硬币的两面,可以互补。例如:微观与宏 观、局部与整体、单药与复方、消灭与调变、 看肿瘤与看患者、一病一方与辨证论治以 及 思 路 上 由 机 理 到 应 用 和 由 实 践 到 机 理 等等,都是可以互补的。西医在消灭肿瘤 方 面 有 优 势 ,但 整 体 观 略 欠 ;中 医 消 灭 肿 瘤力量不如西医,但改造残癌和改造机体 有优势。
整体调控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进步,在西方,对整 体的调控也受到关注,整体观的信息明显 增多。例如,神经系统在癌症发病中的作 用。体液和神经通路将癌细胞的信息转达大脑,大脑随后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 系 统 对 肿 瘤 生 长 作 出 调 节(Lancet Oncol 2010)。
癌症免疫
癌症免疫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例如 新的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是针对免疫细 胞提高其抗癌免疫反应而不考虑肿瘤的抗 原(Cell,2012);有些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 替 尼 ,其 抗 癌 作 用 是 通 过 免 疫 刺 激(Nat Med,2011);主动免疫治疗是癌症患者获得 持久疗效的途径(Nature,2011)。
代谢干预
通 过 全 身 的 代 谢 干 预 研 究 已 成 为 热 点。民间有一个说法是癌症患者不宜吃得 太好,现在确有报道,认为 ATP 消耗促癌代 谢(Cell,2010)。过去认为营养不良和癌症 有关,而现在肥胖也成为癌症的危险因素, 有 报 道 肿 瘤 细 胞 代 谢 与 分 解 脂 肪 有 关(Cell,2010)。还有报道,肝癌增殖主要与 糖 代 谢 相 关 ,而 非 血 管 生 成(J Hepatol ,2011)。我历来不主张癌症患者用氨基酸, 因为 20 年前我的博士生已发现氨基酸有抑癌的也有促癌的,其中精氨酸有抑癌作用,最近已有报道,长效精氨酸脱亚氨酸可使 晚期肝癌病情稳定(Brit J Cancer,2010)。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同样紧密与代谢挂起钩来,有报道,全身 PTEN 水平升高可 导致较正常的代谢状态,有助
细胞避免癌 变。它通过调节 PI3K 通路,调控开关,抑制 肿瘤细胞最显著的两个代谢特征,谷氨酰 基和 Warburg 效应(Cell 2012)。
当 前 抗 癌 战 略 的 争 论 亦 已 悄 悄 掀 起(带瘤生存还是消灭肿瘤)。所有这些也说 明中西医结合可能是抗癌
战的一条出路, 我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学中医,去开中药 方子,但要关注中医的一些重大理论和视 点,尤其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后者是整体 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如果与当前分子基 础上的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将更为全面。
结语
年过八十,盘点人生,感到“人的一生, 不在于做了几件事,而在于做成几件事”。 我 常 说 ,一 生 做 了 两 件 半 事 ,如 果 严 格 一 点,恐怕只有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诊早 治”,即使这一件,也是我们团队集体努力 的结果。
当前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已落在年轻 同道的身上,我预祝大家在发展有中国特 色的肿瘤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