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腹膜癌网膜标本中乳斑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4-27
导读

           近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腹膜癌网膜标本中乳斑的形态学特征。研究指出,乳斑是大网膜的初级免疫组织,也是腹膜癌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分析其形态结构和细胞组成有助于深入认识腹膜癌的病理机制。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上。   采用HE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腹膜癌组织进行染色,分析乳斑形态学特

关键字:  腹膜癌 |  | 癌转移 |  | 网膜 |  | 乳斑 |  | 形态 |  

  近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腹膜癌网膜标本中乳斑形态学特征。研究指出,乳斑是大网膜的初级免疫组织,也是腹膜癌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分析其形态结构和细胞组成有助于深入认识腹膜癌的病理机制。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上。

  采用HE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腹膜癌组织进行染色,分析乳斑形态学特征,定量分析其细胞总数和细胞构成比例,比较不同类型腹膜癌中乳斑各特征参数的差异。

  结果显示, 乳斑的主要形态有四种:圆形、椭圆形、脂肪内不规则形和血管周环形;每个乳斑的周长中位数为2 752像素。免疫细胞是乳斑的主要细胞成分;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依次为:T淋巴细胞(46.1%)、B淋巴细胞(28.4%)、巨噬细胞(12.4%)和其他免疫细胞(13.1%);乳斑内血管丰富,微血管中位数为4个。间皮细胞排列疏松,中位数为5个,缺少间皮细胞覆盖的乳斑占38.1%。在胃癌和直肠癌患者大网膜中,乳斑免疫细胞总数、周长、微血管数、间皮细胞数、T细胞数、巨噬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lfzyj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