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目前已知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且在全球范围内发 病率逐年增高。本届 CSCO 大会的胰腺癌论坛上,参会专家就我国胰 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探讨。
胰腺癌是目前已知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且在全球范围内发 病率逐年增高。本届 CSCO 大会的胰腺癌论坛上,参会专家就我国胰 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探讨。
患 者 在 确 诊 时 已 存 在 的 主 要 驱 动 突 变 基 因 群 决定了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初始的治疗策略 应 根 据 此 分 型 和 分 期 制 定 ;但 随 着 治 疗 的 进 行 ,肿 瘤 出现了新的驱动突变基因群,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不 断地调整治疗策略。
基于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的 胰腺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
2011 年 ,Hanahan 和 Weinberg 提 出 了 肿瘤的 10 大特征,其中基因组不稳定性和 突变是重要的特征。CSCO 胰腺癌论坛中, 笔者对基于分子水平的胰腺癌个体化治疗 进行了探讨。
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
在胰腺癌中,Jones 等对 24 例胰腺癌患 者样本的 20661 个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归 纳 出 了
胰 腺 癌 的 12 条 核 心 信 号 通 路 。2010 年,《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两篇文 章,发现大部分突变(基础性突变)存在于 个体的原发灶和所有转移灶中,小部分突 变(进展性突变)仅存在于一个或多个转移 灶中,表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突变 不断积累的漫长的克隆进化过程。胰腺癌 的本质是一种“基因病”,由不同时期不同 驱动突变所致,突变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肿瘤分子分型最早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的,即通过综合的分子分 析技术为肿瘤
的分类提供更多的信息,使 肿瘤的分类基础由形态学转向以分子特征 为基础的新的肿瘤分类系统。分子分期则 是指应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肿瘤患 者的淋巴结、循环血液及骨髓等组织,从中 发现常规影像学或病理组织学无法检测到 的隐性微小转移灶,进而从基因或蛋白水 平诊断肿瘤的转移,根据微转移发生的部 位,结合肿瘤的国际分期标准,最终做出更 准确的 TNM 分期。
胰腺癌分子分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子分型和分 期与传统病理分型和 TNM 分期如何界定关 系;由于成本较高和芯片可重复性差,临床 上芯片技术使用受到限制。所以,发展基 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用于胰腺癌 分子分型分期和发掘更具特异性标志物将 是未来研究方向。
传统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应用
吉西他滨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药物,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扩展型核苷转运 蛋 白
(hENT)、人 类 富 集 型 核 苷 转 运 蛋 白(hCNT)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M1(RRM1)。Farrell 等对 RTOG9704 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吉西他滨组中 hENT1 表达与总生存(OS) 和无进展生存(PFS)相关 。Maréchal 等研 究 胰 腺 癌 术 后 吉 西 他 滨 为 基 础 放 化 疗 患 者,显示 hENT1 和 hCNT3 都高表达者 OS 明 显延长。Tan 等研究了 179 例胰腺癌术后 吉西他滨化疗患者,显示低表达 RRM1 有 从吉西他滨化疗中获益的趋势。
EGFR 信号通路
在 NCIC CTG PA.3Ⅲ 期 临 床 研 究 中 , 569 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吉西他 滨单药组和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组,研 究结果显示,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能显 著延长患者的 OS,改善
PFS,本研究中最相 关的不良反应皮疹和生存呈正相关,但和 EGFR 表达无关。
抗血管新生治疗
CALGB 80303 研究比较了贝伐珠单抗 联合吉西他滨和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 晚期胰腺癌,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 OS、PFS 和 客 观 有 效 率(ORR)均 无 显 著 差 异,而且试验组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显著增加。
抗肿瘤基质
运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 滨 治 疗 晚 期 胰 腺 癌 进 行 了Ⅰ/Ⅱ期 临 床 研 究,结果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 西 他 滨 可 将 晚 期 胰 腺 癌 的 中 位 生 存 期 延 长,且毒性增加不明显;进一步亚组分析发 现,胰腺癌组织间质高表达 SPARC 的患者, 中位生存期可达 17.8 个月。Ⅲ期临床研究 正在进行中。
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
鉴于胰腺癌的特征,有学者提出真正 意义上的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网格理 论”,即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的主要驱动突 变基因群决定了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 分期,初始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此分型和分 期制定;但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出现了新 的驱动突变基因群,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 不断地调整治疗策略。
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应立足 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芯片技术和药物 基因组学等转化性研究的发展,根据肿瘤 的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在肿瘤发生发展 的不同阶段合理地调整和运用新开发或已 使用的药物,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和 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基于胰腺癌患者体能状态新标准的 个体化治疗
胰腺癌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指出,对于局
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或转移性胰腺癌,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推荐吉 西他滨为基础的 FOLFORINOX 方案或吉西 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而对于体能状态 差的患者推荐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或最佳支 持治疗。
专 题 论 坛 上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附 属 西 京 医 院 刘 文 超 教 授 以“ 基 于 胰 腺 癌 患 者 体 能 状 态 新 标 准的 个 体 化 治 疗 ”为 题 ,进 行了主题演讲。
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
FOLFIRINOX 方案 将 PS 评分 0 或 1 分 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 GEM 单药组和 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d 1+ 伊 立 替 康 165 mg/㎡,d 1+LV 400 mg/㎡, d1+5-FU 3200 mg/㎡ d1,48 hr civ,q2w)组 , 研究结果显示,与 GEM 相比,FOLFIRINOX 有生存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毒性。
FIRGEMⅡ期研究 将晚期胰腺癌患者 随 机 分 成 FOLFIRI、GEM 序 贯 治 疗 组 和 GEM 单药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观察终点 达到,PFS 结果良好,接近 FOLFIRINOX 的 PFS。FIRGEM 在情况良好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有效且毒性可控 。目前 OS 和生活质量(QoL)分析正在进行中。
日本和中国台湾进行的 GEST 研究 将834 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 成 GEM 单 药 、S-1
单 药 和 GEM+S-1(GS) 组,研究结果显示,S-1 单药组在 OS、PFS、 RR 不劣于 GEM 单药组,GS 组 PFS 和 RR 显 著优效于 GEM 单药组,在总生存期上显现 较佳的趋势。亚组分析发现,在局部晚期 的患者中,患者的肿瘤负荷小,接受较强的 GS 方案可使肿瘤缩小,生存获益。而在 PS 评分为 1 的患者中,由于这部分患者普遍很 难接受二线治疗,因而在一线接受了较强 的 GS 方案使得生存获益。这两类人群取 得了显著性的获益。
GEMSAP 研究 106 例晚期不可切除或 转移性胰腺癌、PS 评分 0~2 患者随机分为 GEM 单药组和 GEM+S-1(GS)组,研究结果 显示,在 PFS、RR、疾病控制率(DCR)上有 差异,但在 OS 上没有显著差异。亚组分析 发现,在局部进展期患者、KPS=100 患者中 两组 OS 有显著差异,提示我们在体力状态 好(KPS 100)的患者中,联合方案可能作为 标准选择之一。
继续探索老年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疗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一项兼有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的 课题。
晚期胰腺癌的二线治疗
吉西他滨耐药后晚期胰腺癌二线化疗 的Ⅲ期临床研究 CONKO-003 入组 168 例一 线吉西他滨治疗后复发患者,随机分成 FF 组(5-FU 2 g/m2,24h+LV 200 mg/m2,30 分 钟,d 1、8、15、22)和 OFF 组(FF+奥沙利铂85 mg/m2,d 8、22)。研究结果显示,OFF 组 显著延长总生存期、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时 间、毒性可以耐受。OFF 方案可以考虑作 为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胰腺癌患者的二 线治疗标准方案 。
HIFU 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探索
无法切除的胰腺癌的内科治疗疗效仍 有限,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新技术。论坛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志强教授报告一 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210 例分析。所有患者中,HIFU 术前因黄 疸行内支架术 15 例,有 138 例患者曾接受 以 吉 西 他 滨 为 主 方 案 化 疗 或 介 入 治 疗 失 败,32 例不能耐受或拒绝化疗。49 例进行了 2~5 次 HIFU 治 疗 ,161 例 仅 接 受 1 次 治疗。结果显示,21.3%(36/169)患者 CA19-9 下降;疼痛缓解有效率为 74.7%(139/186); 局灶近期疗效为 CR 0、PR 13.8%(29/210)、 SD 59.5% (125/210)、PD 26.7%(56/210)。 影像学显示,HIFU 辐照靶区内组织呈凝固 性坏死表现。副反应方面,12 例患者术后 即出现血/尿淀粉酶的增高,于 3~7 日内恢 复正常水平;术后有 6 例患者出现胃肠功能 紊乱,表现为腹胀、不思饮食伴少量呕吐,1 周左右均恢复正常;2 例患者出现椎骨损伤(MRI 示骨改变),患者无不适症状。生存 情况分析结果显示,1 年生存率为 26.0%,中 位生存期为 8.0 个月。HIFU 治疗对延长患 者生存具有一定优势。
在论文交流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 医院的朱晓燕医生报告的一项研究纳入年 龄≥60 岁、局部进展或转移、不能行根治性 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 年龄分层、HIFU 治疗与生存密切相关,提 示在老年胰腺癌患者中采用 HIFU 治疗是 可行并能耐受的,并可使老年患者从中受 益。另外,研究也显示出在行为状态好的 患者其预后也较行为状态差者好,提示对 于 老 年 胰 腺 癌 患 者 不 应 该 放 弃 积 极 的 治 疗。因此,继续探索老年中晚期胰腺癌的 有效疗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一项 兼有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的课题。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