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85岁,原有乙肝、肝硬化和不稳定的阵发性房颤20余年。2011年11月,患者在南方医院随访体检时被发现肝右叶1枚直径0.8 cm大小结节。
[接《肝癌诊治“一条龙”管理21》]
在我国肝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我国的肝癌大多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病区统计,临床上80%的肝癌病人有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病史,大约10%的肝癌病人是由丙型肝炎发展而来。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慢性HBV感染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医生和病人最担忧的问题。鉴于此,对乙肝病人进行系统管理,早期发现肝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治疗,对遏制肝癌危害意义重大。
肝癌治疗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技术手段,比如感染科针对肝炎的治疗、介入科的血管介入治疗、外科的手术治疗等,没有哪个科室可以“独揽”肝癌各方面的治疗。
在现实中,病人去医院就诊,往往不知道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容易走进“入乡随俗”的误区,即到了哪个科室就做哪种治疗的情况。不适当的治疗不仅收效甚微,甚至有可能延误病情。国内外专家一直在为改变这种治疗模式而不断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模式(MDT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线串九珠” 病人得实惠
在没有多学科协作以前,该院与肝癌诊治相关的各个科室基本上是“各司其职”,比如健康管理中心关注疾病的上游——做好病人的体检筛查;感染科或者肝病科则关注疾病的中游——治疗肝炎、肝硬化;而消化科或外科则关注病人的下游——肝癌的手术治疗。
据该院肝脏肿瘤病区主任郭亚兵教授介绍,2011年,该院组建了肝脏肿瘤病区(如图),将该院原本分布在9个科室的肝癌病人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并由肝病中心、肿瘤内科、肝胆外科、介入科、消化科、影像中心、放疗科、病理科专家组成多学科专家协作组,指导全院肝脏肿瘤规范化治疗。
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就像一根链条,把上游、中游、下游紧密地联系起来,直接从疾病上游开始管理病人,专家小组为病人提供“一条龙”的专业医疗服务,这样病人就不用在医院的各个相关科室里来回转,减少就诊和确诊时间,把握了最佳治疗时机,做到早确诊、早治疗,从而提高肝癌等疾病患者的预后。
目前,该院的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运作:一是各学科的专家融入到每日的查房工作中,时刻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二是定期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病情,制定出最适合病人的一种治疗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网上会诊来提高会诊效率,把握治疗时机。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说,每例到肝脏肿瘤中心就诊的病人,都将得到肝癌多学科协作组专家综合评估,为病人量身订制规范合理的诊疗计划,然后再由肝脏肿瘤相关专业学科和技术平台(例如外科手术、射频、或冷冻、或微波消融治疗、血管介入治疗、放疗、靶向药物、细胞免疫及综合支持治疗等)进行精细专业的治疗,治疗后由肝脏肿瘤中心统一进行长期随访跟踪服务,实现了对病人的系统管理。
协作结合随访 促进肝癌早诊
除了多学科协作,该院推行了10年的随访服务也使肝癌的早期发现率提高了不少。
郭亚兵教授说,肝癌治疗最关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肝癌一般能通过多种手段得到根治,即使有些早期病人手术之后5年可能复发,也可以用新的技术——细胞免疫调节治疗来减少复发。但晚期肝癌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发现肝炎、肝硬化所致的早期癌变非常重要。随访服务正好具备了这种功能。
该院肝病中心对慢性肝炎有一整套长期随访系统,免费为病人提供诊疗指导,包括为病人建立隐秘的个人健康档案、咨询指导、预约医师、检验结果传送、短信提醒等,使病人能得到专业医师长期跟踪指导。病人可以每3个月或半年来医院检查1次,进行B超、甲胎蛋白检测的筛查和监测肝功能变化,把握疾病发展的过程,一旦肝脏有癌变或者肝炎复发的迹象,医生就能够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治疗。
多学科协作结合随访服务“双管齐下”,使早期肝癌(小肝癌)发现得越来越多。该院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组自设立至今1年半的时间里,肝脏肿瘤病区大约收住1500例肝癌病人,其中有75%是早期诊断发现的,大大改善了肝癌病人早期治疗的预后,其5年生存率也有望提高。
多科专家会诊 避免过度治疗
多学科协作,容易让人误解为给病人实施各个学科不同的治疗,其实不然。多学科协作模式恰恰是为了减少过度治疗。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专家会诊,弄清楚病情之后再给病人确立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就避免了过度检查和治疗,或者是不合适的治疗。通过这种模式还可以纠正病人盲目求医的倾向,是有效防范过度治疗的措施。
侯金林教授表示,通过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模式,实现肝癌规范化诊疗,是目前国内外专家的共识与大趋势。多学科协作模式为病人看病求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有利于各学科和医院的长期发展,值得在未来深入推进。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