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ASCO-GU 2016】热点聚焦:晚期肾癌的未来之路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李思明 盛锡楠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微信公众号 日期:2016-01-14
导读

          晚期肾癌已经有9个靶向药物可以选择,如何选择以及未来方向是本届ASCO-GU会议的关注焦点。近十年来,晚期肾癌的治疗取得快速发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先后批准了多个靶向药物,2015年底又批准了nivolumab单抗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并且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6版)已经根据METEOR研究的结果推荐卡博替尼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因此目前已经有9个靶向药物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总体来说都是以单药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主要以针对MSKCC评分为低危的肾癌患者人群为主,至于高危或

   晚期肾癌已经有9个靶向药物可以选择,如何选择以及未来方向是本届ASCO-GU会议的关注焦点。近十年来,晚期肾癌的治疗取得快速发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先后批准了多个靶向药物,2015年底又批准了nivolumab单抗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并且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6版)已经根据METEOR研究的结果推荐卡博替尼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因此目前已经有9个靶向药物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总体来说都是以单药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主要以针对MSKCC评分为低危的肾癌患者人群为主,至于高危或者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治疗,尚未有较大突破。

  联合治疗或许是未来方向之一

  既然nivolumab单抗已经被证实能够用于晚期肾癌二线免疫治疗,那么就抗血管靶向药物而言,如果单药治疗在患者中最终注定要失败,那是否可以通过联合免疫治疗启动免疫系统而打开“成功之门”呢?当前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抑制剂的联合。另外还在尝试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疫苗和其他辅助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等。这些联合用药研究显示了巨大的希望,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中。

  最近启动的CheckMate 214研究(NCT02231749),旨在比较nivolumab与ipilimumab联合治疗与sunitinib单药治疗。与此前许多Ⅲ期临床试验不同的是,CheckMate 214研究纳入了高危患者。另一个关于联合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是ADAPT研究,旨在对自体肿瘤疫苗AGS-003联合舒尼替尼与舒尼替尼单药进行疗效比较(NCT01582672)。

  另外一个方向是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2015年ASCO年会报告的一项联合lenvatinib与依维莫司的Ⅱ期研究结果令人尤为印象深刻。该研究入组153例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lenvatinib+依维莫司治疗组、lenvatinib单药组或依维莫司单药组。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期为14.6个月,而依维莫司单药组的中位PFS期为5.5个月(P<0.001)。如此优异的研究结果很可能将促使相关Ⅲ期试验的开展。如果试验再次成功,这种联合治疗将为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个有效的选择。国内也在开展类似的临床研究,初期结果令人鼓舞。

  转移难治性肾癌的治疗有待突破

  低中危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大多能够从目前靶向治疗中获益,而对于高危或者非透明细胞癌肾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期一项关于nivomumab的Ⅲ期临床研究亚组分析显示,高危患者有可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非透明细胞肾癌治疗是另一个主要的治疗领域。两项Ⅱ期研究(ESPN和ASPEN)将舒尼替尼与依维莫司进行比较,用于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治疗。ESPN研究由于依维莫司治疗组疗效不佳而被提前终止。ASPEN研究显示,舒尼替尼治疗组的PFS期较依维莫司治疗组延长,但是在高危患者的亚组分析中,依维莫司组的无进展生存期较舒尼替尼治疗组延长。

  另外,乳头状肾癌合并MET信号通路活化(MET基因突变、或MET扩增、或7号染色体拷贝数加倍)有可能是重要的治疗靶点。在近期的一项临床研究中,转移性乳头状RCC患者接受一个小分子MET抑制剂savolitinib治疗,如果有阳性结果将引领MET靶向药物在该类疾病中的进一步发展。

  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是未来晚期肾癌发展重点

  经过十年的发展,晚期肾癌已从靶向药物初始发展阶段进入了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之路。虽然晚期肾癌有众多的靶向药物,但如何选择这些靶向药物,由于缺乏好的生物标记物,依然是个临床难题。因此,未来优先要发展现有药物和正在研发药物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现今用于实施高通量第二代测序的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花费也越来越便宜,发现肾癌明确分子改变和潜在驱动因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经有相关研究团队将关注点投向了透明细胞型肾癌的分子基础研究,并开始了对潜在分子信号和基因改变的探讨,可能有助于将透明细胞型RCC患者区分为具有不同预后和不同治疗疗效的亚组患者。

  另外,优化试验设计、整合新型影像学成像方式和生物标志物策略来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动态监测疾病状态等都至为关键,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前瞻战略的基础上,而不是在疾病进展的时候再根据经验进行治疗的轮换。我们也不能放弃那些非透明细胞类型的患者和高危患者,同时还应通过减少治疗毒性、减轻心理和经济负担等方式将注意力放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去。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