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医学论坛报》为“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生殖泌尿肿瘤研讨会(ASCO-GU 2016)”特别策划。阿司匹林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药物,在人群中使用非常广泛,多年以来,对于阿司匹林对肿瘤发病的影响一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在本次ASCO-GU会议召开前,会议主办方在ASCO官网上推荐了3项研究,其中两项是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本报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何志嵩教授团队对这两项研究分别给予点评。
研究简介(摘要号163)
在本次ASCO-GU会议上,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Howard I. Scher等作者报告了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TC)表型的多样性和单个细胞基因的异质性与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药物治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证实了mCRPC患者普遍存在CTC表型的多样性,发现对于使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的患者,CTC表型多样性评分越高及某些特定表型与治疗6个月的PFS的比例较低和OS较短密切相关,但表型多样性的程度与紫杉类药物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基于单细胞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CTC中亚克隆细胞的某些基因改变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点评:液体活检和基于单细胞的基因测序将使mCRPC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肿瘤的异质性是临床上导致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和对药物疗效反应不一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转移灶穿刺活检因为有创、穿刺部位较少、以及反复穿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困难而造成其实际应用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CTC是肿瘤患者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这些细胞由肿瘤从原发灶释放入血,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形成转移灶。抽取患者的少量的外周血就能获得CTC,是目前液体活检的重要方式。反复抽取CTC能够对患者体内的肿瘤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了解CTC的生物学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肿瘤转移的特性,针对这些特点选择相应药物一直是目前精准医学努力的方向。
Howard I. Scher等人的研究证实了mCRPC患者的肿瘤细胞存在广泛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是由AR、CK的不同表达状态,细胞大小形态等多因素构成,而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因为肿瘤原发灶本身存在异质性,这些不同的细胞分别或一起进入血液循环;另外,肿瘤在从原发灶进入血液循环过程中,部分细胞会发生上皮间质转换(即改变细胞形态,CK等上皮表型减少,间质表型增加),这些都造成了CTC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的,而不同细胞对于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正如本研究发现的那样,多样性程度越高,肿瘤对于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疗效较差的风险较高。Dago AE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CTC不同AR和CK表达状态与阿比特龙的疗效密切相关(PLoS One. 2014 Aug 1;9(8):e101777.)。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CTC的多样性的程度与紫杉类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这提示,基于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对于CTC多样性不同程度的患者提供了针对性选用新型内分泌药物或紫杉类药物的可能依据。本研究另一个重要发现,基于单细胞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筛选发现,在CTC细胞群中,有一部分亚克隆细胞的存在与患者治疗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这印证了Salvi S等人发现的循环中游离AR基因拷贝数的多少与阿比特龙的疗效密切相关的研究结果(Br J Cancer. 2015 May 12;112(10):1717-24.)。
目前针对这些基因表达与预后、药物疗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刚起步,但为今后在临床中,建立基于基因特点针对性选择药物,监测药物的疗效,选择后续药物提供了希望。尽管本研究很初步,但采用基于CTC的液体活检和基于单细胞的基因测序技术将使mCRPC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研究简介(摘要号306)
阿司匹林能否降低致死性前列腺癌(导致转移或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一直是临床上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本次ASCO-GU会议上,来自医生健康研究(Physicians' Health Study,PHS)的研究者入选了1982-2009年的22071例男性医生,结果显示,在3183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患者中,致死性前列腺癌共有402例,多因素分析发现,规律使用阿司匹林(每周大于3粒)的患者,罹患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HR)为0.67(95%CI: 0.55-0.82),而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随着停止规律服用后的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该研究还发现,在诊断前列腺癌的患者中,规律使用阿司匹林能够使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的风险(HR)降为0.79(95%CI: 0.64-0.98)。但该研究没有发现规律使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前列腺癌总的发病率、高分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以及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点评:规律使用阿司匹林有助于减少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罹患风险
医生健康研究(Physicians' Health Study,PHS)是由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起的针对医疗人员的预防医学研究项目,该研究历时近30年,观察了阿司匹林等多种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该项目在预防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阿司匹林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药物,在人群中使用非常广泛,多年以来,对于阿司匹林对肿瘤发病的影响一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常见的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肿瘤的发病风险[J Clin Diagn Res. 2015 Jan;9(1):XE01-XE03]。阿司匹林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密切相关(Br J Cancer. 2014 Jul 8;111(1):61-7.)。
在前列腺癌中,有相当一部分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影响较小,而致死性前列腺癌才是影响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既往的研究只证实了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但如果只降低对生命影响小的前列腺癌罹患风险,那么其临床应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来自PHS的研究者首次证实了,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够将致死性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为0.67,这有助于降低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死亡率,说明有一部分致死性前列腺癌是可以预防的,为今后指定前列腺癌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该研究还发现,在诊断前列腺癌之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使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的风险降为0.79,说明阿司匹林能够控制前列腺癌进展的风险,这与其能预防致死性前列腺癌的结论是相呼应的,为今后临床实践中,对于诊断前列腺癌后,控制肿瘤进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死亡风险降低存在阿司匹林剂量依赖关系(J Clin Oncol. 2014 Nov 20;32(33):3716-22.)。
但需要指出的是,PHS研究的入选对象是美国的医务人员,这一群体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这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该研究结果是否能推广到所有社会人群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