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SABCS 2015】袁芃教授:有关内科治疗研究的一点体会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袁芃教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日期:2015-12-16
导读

         大会的前3个口头报告分别为肿瘤免疫和基质微环境与三阴乳腺癌的关系(S1-01)、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预后相关性(S1-02)和三阴性乳腺癌基质内TIL与蒽环类化疗的相关性(S1-03)。这3项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肿瘤亚型中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与预后和疗效的相关性。

  袁芃教授在大会现场

  2015年(第38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如约于12月8日拉开了帷幕。

  在大会第一天的报告中我们会发现,大会的主题从以往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演变为今年的一系列与肿瘤免疫相关的病理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结果。大会的前3个口头报告分别为肿瘤免疫和基质微环境与三阴乳腺癌的关系(S1-01)、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预后相关性(S1-02)和三阴性乳腺癌基质内TIL与蒽环类化疗的相关性(S1-03)。这3项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肿瘤亚型中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与预后和疗效的相关性。虽然初看是巧合,但仔细聆听后不难发现,免疫因素已经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研究的重点,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型临床研究的后续报道。

  而紧接着的第4项报告(S1-04)则是关于PD-L1抗体Avelumab在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Ib期临床试验(JAVELIN)结果。研究显示,入组168名患者中,总疾病控制率为29.2%;在表达PD-L1的12例患者中,33.3%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在根据不同分子分型进行分析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对Avelumab更为敏感。这一结果也与前面的基础研究相呼应,提示免疫治疗可能是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突破口,而寻找相应的生物标记物和相应的优势人群将是提高疗效、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必经之路。

  在大型临床研究方面,韩国(CREATE-X)和日本(JBCRG-04)的一项联合研究(S1-07)结果引人注目。该研究入组910例新辅助化疗未达到完全缓解的HER2阴性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给予标准治疗或标准治疗加卡培他滨(2500mg/m2/天,连14天停7天,8周期)。结果显示,术后卡培他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该研究报告在会上非常受关注,引来很多提问,比如卡培他滨的耐受性、研究人群是否应根据亚型进一步分组以明确未来采用该治疗方案的合理人群等。这一临床研究的结果可能引发临床实践的改变。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