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优势菌型,且生物型随着血清型的改变亦发生动态变化。分离自不同年代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变异较大。
发表于2012年第10期《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研究报道了宁夏地区1984—2011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型变迁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发现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优势菌型,且生物型随着血清型的改变亦发生动态变化。分离自不同年代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变异较大。
研究在对1984—2011年由腹泻患者、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的29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肠毒素基因A( ystA)、ystB、黏附素基因A(yadA)、毒力因子基因F(virF)等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O:3和O:9血清型菌株进行PFGE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29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猪是最主要的宿主,占菌株分离总数65.20%,其次是鼠类,占32.43%。血清型和生物型在不同时期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型别,1984—1985年共分离2株O:3和3株O:9血清型菌株,均为生物3型,菌株较少,优势型别不明显;1997—1999年分离到177株O: 9血清型菌株,为这一时期的优势型别,生物2型分离株有178株;2007—2011年分离到54株O:3血清型菌株,为此时期的优势型别,其次为O:5血清型,分离到26株,生物型以1A和3型为主,分别为44、59株。PCR检测将分离到的24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携带情况分为4型,其中致病性菌株均为Ⅰ型(ail+、ystA+、ystB-、yadA+、virF+);采用PFGE分型将O:3血清型菌株分为12 个型别,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主要带型,占所有分型菌株的63.64%;O:9血清型分为14个型别,K6GN11C90010、K6GN11C90008、K6GN11C30018、K6GN11C90003为主要型别,占所有分型菌株的89.01%。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