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不同比例大量输血的疗效和死亡率

作者:黄石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03-15
导读

         出现失血性休克的重度创伤患者,往往需要大量输血。较早输入较高比例(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血制品与转归改善相关,这种输血被定义为损伤控制性复苏。然而,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

  意义  出现失血性休克的重度创伤患者,往往需要大量输血。较早输入较高比例(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血制品与转归改善相关,这种输血被定义为损伤控制性复苏。然而,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

  目的  在有重度创伤、严重出血的患者中,比较并确定按1:1:1比例与1:1:2比例输注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场所和参与者  对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直接从受伤现场被送至1家(共12家)北美Ⅰ级创伤中心,并且预计需要大量输血的680例重度创伤患者,进行了一项实用、3期、多地、随机临床试验。

  干预措施  除了所有地方标准治疗干预措施外,在积极的复苏过程中输入血制品比例为1:1:1(338例患者)和1:1:2(342例患者)(无对照)。

  主要转归和检测指标  主要转归是24小时和30天全因死亡率。预先规定的附加转归包括至止血时间、输注的血制品量、并发症、手术操作率和功能状态。

  结果  24小时死亡率[1:1:1组为12.7%,相比之下,1:1:2组为17.0%;差值为-4.2%,95%可信区间(CI)为-9.6%~1.1%;P=0.12]或30天死亡率(分别为22.4%和26.1%;差值为-3.7%,95%CI为-10.2%~2.7%;P=0.26)均未检出显著差异。失血是前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在1:1:1组显著降低(9.2%,1:1:2组为14.6%;差值为-5.4%,95%CI为-10.4%~-0.5%;P=0.03)。1:1:1组止住血的患者多于1:1:2组(分别为86%和78%;P=0.006)。尽管在前24小时内,1:1:1组患者输入的血浆(中位数为7U对5U,P<0.001)和血小板(12U对6U,P<0.001)更多,输入的红细胞量相似(9U),但就预先规定的23个并发症而言,在2组之间没有发现差异,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静脉血栓栓塞、脓毒症、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和相关性  在重度创伤、严重出血的患者中,早期按1:1:1比例输注血浆、血小板、红细胞,与按1:1:2比例输注相比,并未导致24小时或30天死亡率有显著差异。然而,1:1:1组止住血的患者更多,24小时由失血引起死亡的患者更少。即使1:1:1组患者输入的血浆和血小板量增加,也未发现2组间其他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