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退变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后路矫治策略及疗效分析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方煌 李锋 林阳 廖晖 方忠 熊伟 曾恒 关邯峰 徐卫国 程浩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06-25
导读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策略(减压方式及范围,融合方式,截骨方式及部位,固定及融合范围等)。

关键字:  变性脊柱侧凸 |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策略(减压方式及范围,融合方式,截骨方式及部位,固定及融合范围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间后路手术治疗17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策略及方式:依据狭窄部位选择性多节段经关节突截骨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间隙不对称塌陷从凹侧进入),顶椎经椎弓根截骨和/或主弯尾侧截骨(冠状面失衡偏向主弯凸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融合(范围:远端固定椎自动水平化,尾侧椎间隙对称,无明显退变、狭窄、失稳,近端固定椎头侧脊柱矢状面曲度正常,上方椎间隙对称,无明显退变、狭窄、失稳)。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与CSVL距离)、矢状面平衡(C7PL与S1后上缘间距),采用VAS评分对手术前后疼痛症状进行评定。

  结果:本组病例17例,男5例,女12例,年龄47~68岁,平均56.2岁,平均随访15.6月,所有患者术前重度腰重,负重、站立、行走时加剧,13例伴有下肢根性疼痛和/或感觉减退。固定节段:T10-S1 7例、T10-L5 5例、T6-S1 3例、 L1-L5 2例。手术时间平均6.8h,术中出血平均2800ml(2100~5800ml)。术前冠状面Cobb角38°~84°,平均51.6°,术后即刻23.7°±3.2°,矫正率53.9%,末次随访27.5°±6.1°,矫形率46.7%,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矢状面曲度Cobb角﹣11°~38°(正值表示后凸),平均23.6°,术后即刻﹣5°~﹣46°,平均﹣39.2°,末次随访﹣9°~﹣42°,平均﹣36.4°。冠状面平衡C7PL与CSVL间距3.6~14.2cm,平均7.6cm,术后即刻﹣3.8~1.4cm,平均﹣1.6cm,末次随访﹣2.7~1.0cm,平均﹣1.2cm,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良好。14例末次随访腰痛症状明显缓解,间隙性跛行及下肢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术前7.2±1.6,末次随访4.2±1.7。本组无死亡、感染发生,2例术后发生一侧肢体麻木,术后6周恢复,1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4周后恢复,3例术中分别发生1枚螺钉部分松动,2例发生硬脊膜撕裂,术中修补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

  结论:后路选择性多节段经关节突截骨减压、椎间支撑植骨融合、顶椎经椎弓根截骨和/或远端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可安全、有效地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失衡及椎管狭窄症,重建脊柱平衡。

  (选自第四届中国国际腰椎金宝搏版本 术会议汇编摘要P040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