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腰椎学术会议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的姜建元教授就“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做了深刻地剖析。
2012年6月1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腰椎学术会议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的姜建元教授就“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做了深刻地剖析。
大多数文献研究显示,腰椎融合术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ASD)与临床疗效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且影像学ASD与症状性ASD的发生率之间也无明显一致性。另外,由于不同文献研究中病例入选条件、随访时间、融合方式等均缺乏较好的一致性,故各项相关研究中症状性ASD实际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现有文献资料提示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的年发生率约为3%。
腰椎融合术后ASD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前邻近节段是否退变、融合节段数量、融合节段部位、融合节段方式、脊柱矢向排列及腰骶-盆骨参数、术中对邻近节段的骚扰-螺钉、钛棒,还有年龄、女性、骨质疏松、绝经等因素。
因此,基于以上对腰椎融合术后ASD发生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认识,为降低腰椎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我们认为,在策略上,合理使用弹性固定及非融合技术,合理选择融合方式及手术入路,合理判断融合节段及融合部位;在技术上,保留或重建后方张力带,减少肌肉损伤,术中减少对上位关节突关节破坏,避免对邻近节段进行“过度”减压,注意螺钉位置、避免侵犯邻近间隙,重建生理前凸及腰骶-骨盆参数。
姜建元简介:
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AOSpine中国理事会理事
《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