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电视胸腔镜下(VATS)楔形切除术能完整地切除目标病变,取得足够多的组织标本,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谢谢你们,我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在浙江台州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唐先生握着医生的手,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39岁的唐先生1月前体检时,无意间发现肺部一处小结节,虽然直径只有不到1cm,但由于影像学的表现不典型,结节的良恶性很难判断。因此,唐先生的心情一直非常紧张,希望能够尽早明确诊断。
直径在1cm以下的肺部小结节,在医学上又称为“肺微小结节”,由于其体积小,除手术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外,其他方法一般很难明确诊断。而对于手术医生来说,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这么小的病灶,是决定手术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在没有术前定位措施的情况下,一般靠手术医生手指的触觉来寻找病灶的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病灶越小、越软、距离肺表面越远,术中的准确定位率越低。因此,如何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术前定位来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已成为胸外科医生的一道棘手难题。
胸外科叶敏华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放射科季文斌主任研究后,决定采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的新技术。手术开始前,季文斌主任在CT扫描下,根据“垂直最近”的原则,局麻下经皮肤穿刺,放入带钩钢丝将肺内微小结节准确定位。随后,叶敏华副主任医师在胸腔镜下根据钢丝的引导,快速、准确地确定病灶部位,将微小结节完整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术后,唐先生得知病理结果为良性,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放下了。
根据叶敏华副主任医师介绍,随着CT检查技术的提高以及体检的普及,目前,肺部小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单在肺部微小结节中,就约有20%左右的恶性发生率,临床上电视胸腔镜下(VATS)楔形切除术能完整地切除目标病变,取得足够多的组织标本,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而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通过放射科与胸外科之间的有效合作,将术前的精确定位与胸腔镜的微创切除结合起来,为肺微小结节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法。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