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索的焦点仍然是如何提高治疗效果。由于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一直牵动着医生、病人、家属的心,特别是病人与家属的心随着病相变化而波动,从而增加了医生的治疗难度。同时,急性胰腺炎的病相差异大,每位医生都有着自己的治疗经验和判断,但是这些经验和判断又不能相互参照与借鉴,因为存在着同病异相、同相异病。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索的焦点仍然是如何提高治疗效果。由于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一直牵动着医生、病人、家属的心,特别是病人与家属的心随着病相变化而波动,从而增加了医生的治疗难度。同时,急性胰腺炎的病相差异大,每位医生都有着自己的治疗经验和判断,但是这些经验和判断又不能相互参照与借鉴,因为存在着同病异相、同相异病。
1. 异相同治的基本治疗措施
异相同治的基本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解除致病因子、维持液体平衡、疏通胃肠道功能、控制液体积聚、应用肠内营养。
1.1 解除致病因子(Etiological factors removed)。主要涉及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血脂和稳定内环境等措施。解除病因或诱发因素无疑有助于缓解病情,如,取出或排出胆总管远端结石;纠正饮酒所致代谢紊乱,如高血糖和高渗透压;纠正高血脂、限用脂肪乳剂、停用可能造成脂肪代谢紊乱的药物;对高血钙急性胰腺炎查明高血钙原因,采取相应的降钙治疗。
1.2. 液体平衡维持(Fluid balance maintained)。液体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液体输注的速度、量、张力、晶胶比,必要时应用调节血管张力的药物、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药物。液体治疗开始时,可以按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但是更细致需要根据出入平衡及生化指标加以调节。在液体治疗时,尽量利用肾脏在液体平衡中所起的关键的调节作用。
1.3. 胃肠道功能疏通(Gastrointestinal tract functioning)。通过胃肠减压排空上消化道,并观察每日胃肠减压的量;应用生大黄疏通肠道功能、保护肠粘膜屏障。这些措施的能起到减轻胃肠道功能负荷、减轻肠菌移位和内毒素移位。消化液的额外丢失需要分类记录,能从中反映胃肠道功能状态。观察患者胃肠减压引出液的量与性状及排气、排便情况,肠鸣音听诊,作为最简便、有效的无创的临床监测方法,有助于了解胃肠道功能状态。
1.4. 控制急性液体积聚(Collection controlled)。液体积聚主要分布于胰周、腹膜后间隙。抑制胰酶分泌的治疗与皮硝外敷有助于控制液体积聚的发展。如果胰周积聚发展伴随病情加重和腹内压升高,需要作胰周减压和胰周灌洗引流,穿刺置管引流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1.5. 应用肠内营养(Nutrition enterally fed)。在休克纠正和胃肠道功能畅通的前提下进行。经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输注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及输注量,观察输注时病人的感觉、感受,有无腹痛、腹胀或腹内压升高,记录排便的量及性状,从而判断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如果肠内营养不能耐受需要减慢或暂停使用,并分析原因。
2. 同病异治的治疗措施
2.1.区分是否存在FAP、ACS
早期识别FAP(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AC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主要需要观测症状、体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脏器功能(如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core)、腹内压(IAP,intraabdominal pressure)的动态变化。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的发展威胁胃肠功能及远隔脏器的功能。过高的腹压影响了肠道及腹腔内脏的血液灌注进而加重腹腔内脏的水肿,造成腹内压的进一步升高,当腹内压升高超出腹壁的弹性伸展范围,将造成腹内压的急骤升高。腹内高压导致肾小球滤过压下降、呼吸潮气量下降、下降、胃肠道灌注压下降,加重代谢性酸中毒,直接威胁肾功能。腹内高压还能导致回心血量下降和心输出量下降。因此需要注意作腹内压的监测。当IAP>12mmHg (16.3cmH2O), 达到腹内高压的诊断标准,当通过非手术治疗,腹内压没有缓解甚至反而进行性升高,则应引起警惕。当IAP持续性超过20mmHg(27.2cmH2O)时,则可能导致AC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经早期有效复苏后但病情仍不稳定,且脏器功能恶化或无好转的患者,应及早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以小网膜囊和腹膜后间隙减压、灌洗和引流为主要目标的手术,缓解局部和全身的改变,帮助患者度过难关。通过手术排出游离腹腔、网膜囊及腹膜后间隙积存的炎性渗液,在术后的灌洗引流过程中持续将被激活的消化酶不断引流出。在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随着肠内积液、积气的排出,腹腔内的炎症逐步缓解,肠壁水肿消退。
2.2. 区分是否存在胰腺坏死感染或脓肿
胰腺坏死感染或脓肿能否局限?病人的脏器功能与免疫功能是否完好保持?这是手术奏效的前提。
2.2.1 引流感染病灶:根据临床及增强CT扫描,诊断是否存在胰腺坏死感染或脓肿。如出现胰腺坏死感染或胰腺脓肿,需要采取手术引流及术后持续灌洗。手术的径路,通常也作为引流管放置的出口,需要根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加以选择,如,经双肋缘下弧形切口小网膜囊径路、经左或右髂嵴上斜行切口腹膜外径路。
2.2.2 全身治疗:胰腺坏死感染或胰腺脓肿的全身治疗除合理应用抗生素外,强调肠内营养的应用,能为病人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即使发生胰周感染亦容易局限;随后采取的手术相应的范围也会缩小,通过最佳的径路能减少胃肠道功能的干扰、减少感染扩散,术后能够很快恢复肠内营养的应用。肠内营养的应用能直接给养肠粘膜,增进其蠕动、消化、吸收及屏障功能,胃肠功能启用时还能调动病人的信心、配合能力与生理机能,有助于病人的整体恢复。在恢复过程中逐步增加活动,通过功能锻炼达到全面恢复。
2.2.3病人恢复:空肠营养向经口饮食的过度,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谨慎开始,尽量减少或减轻病情的反复。引流管的拔出条件是既无残腔和残存感染渗出存在、亦无胰瘘存在。过早拔出引流管,有可能影响病人恢复。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