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AR年会上的多个研究报告分别显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CA)、维生素D、Rsk-2蛋白、酪氨酸激酶(JAK)、再生基因1a、IKKε/TBK1激酶、全反式维甲酸(ATRA)、非瓜氨酸α烯醇化酶、MirRNA155和MirRNA146a均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并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基础研究 发病机制仍是研究热点
EULAR年会上的多个研究报告分别显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CA)、维生素D、Rsk-2蛋白、酪氨酸激酶(JAK)、再生基因1a、IKKε/TBK1激酶、全反式维甲酸(ATRA)、非瓜氨酸α烯醇化酶、MirRNA155和MirRNA146a均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并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临床研究 生物制剂获持续关注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大型临床试验对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治疗配伍方案进行了验证。多数研究结果肯定了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 I)能快速、有效缓解甲氨蝶呤(MTX)和其他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治疗不佳RA患者的关节炎症状,并可有效阻止关节的影像学进展。
由于与TNF结合位点不同,赛妥珠单抗、依那西普(ETN)、阿达木单抗(ADA)、英夫利西单抗等TNF-α I对下游信号的影响不同,因此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有报告表明,TNF-α I对类风湿因子(RF)阴性RA患者的疗效优于RF阳性者;男性对生物制剂的应答及疾病的缓解情况均优于女性。研究显示,TNF-α I可有效改善RA和狼疮病情活动评分。
TNF-α I制剂的不良反应与传统DMARD相似,且制剂不同、风险各异;此外,使用TNF-α I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及与激素联用等。
非TNF-α I生物制剂 目前,已被证实可有效缓解RA病情的非TNF-α I生物制剂有托珠单抗(tocilizumab)、阿巴西普(abatacept)、抗B细胞活化因子(BAFF)单克隆抗体、抗淋巴细胞毒素α单克隆抗体、全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和新型口服JAK拮抗剂。
EULAR-RA治疗策略获验证 200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了RA治疗策略。对该治疗策略进行验证的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在今年年会上得到公布。
MASCOT试验证实,DMARD药物联合治疗优于单一长程治疗。
TICORA试验表明,实行目标治疗可使RA的各方面均获得实质性改善。
TEAR(苏格兰)试验证实,MTX+柳氮磺吡啶(SASP)+羟氯喹(HCQ)三联治疗优于单一治疗; TEAR(美国)试验显示,MTX+SASP+HCQ三联治疗与早期使用TNF-α I效果无明显差异。
SWEFO试验显示,当MTX单一治疗效果不佳时,与联用SASP+HCQ相比,联用TNF-α I可更快、更有效地缓解影像学进展。
AMERA试验证实,实行目标治疗有效,但须持续维持;MTX的治疗首选地位获肯定;在早期RA目标治疗中,低剂量泼尼松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关节损伤和减少TNF-α I使用。
病程与诊断 除软骨受损外,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滑膜组织、韧带、骨骼肌亦有不同程度损伤。
软骨下骨改变在骨性关节炎早期即可发生;韧带不稳固、肌肉能力弱、本体感觉减退都与骨性关节炎进展(功能、疼痛)有关;晚期骨性关节炎存在短暂和慢性滑膜炎,但较RA程度轻。
骨赘、软骨下囊肿、软骨下硬化、关节外钙沉积是诊断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超声可更好地监测手骨性关节炎的骨赘形成。
治疗 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以及姜黄素(curcumin)具有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MTX也可改善骨侵蚀。
研究发现,新药他喷他多缓释剂(tapentadol PR,50~250 mg,bid)能安全有效地缓解骨性关节炎。另外,康复训练股四头肌强化(协调和平衡)也可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
■结语
与既往一样,本届EULAR大会讨论的范围涵盖了风湿性疾病的各个方面,可谓一场知识的盛宴。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能简短地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须指出的是,不少来自中国的学者也站在了本次年会的讲台,向全世界的同行介绍我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希望在下一届EULAR年会上能够看到更多的国内学者参与交流,展示中国风湿病学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实力。[611070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 谭淳予 刘毅)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