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阶段、卫生事业进入“十二五”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1月6日,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阶段、卫生事业进入“十二五”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做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卫生发展的成就、“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目标和任务、2010年卫生工作成果及进展、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
陈竺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卫生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开创了卫生工作崭新局面的五年(主要成果见图)。
“十一五”时期,医务界牢固树立卫生改革发展的新理念,确定了卫生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卫生事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国民健康指标显著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健康利益,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最快;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及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显著增加;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比重下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医院床位数、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地区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全国门急诊人数增加;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至少提高1岁。
“十二五”期间
卫生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陈竺在其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卫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解决好卫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转变卫生发展方式,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提高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门诊统筹覆盖所有地区。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3. 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4. 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社会管理职责,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